徐庶沒有著急回答而是反問一個問題。
“敢問崔公。”
“仁義禮智信,一斤,值幾錢?”
“可讓饑民,果腹?”
“瘋了!此人瘋了!”
“他……他竟敢如此……如此侮辱圣賢之道!”
高臺左側,那數十名大儒名士,一個個猛地從蒲團上彈了起來!
“豎子!狂徒!”
一名老儒氣得渾身發抖,指著徐庶的鼻子,破口大罵!
“圣人之,乃天地至理!豈是爾這等鄙夫,能用銅臭之物所能衡量的?!”
“粗鄙!不堪入耳!簡直是斯文掃地!”
“丞相!此獠妖惑眾,當就地格殺!以正視聽!!!”
叫罵聲,斥責聲,此起彼伏!
徐庶就那么靜靜地站著。
他等。
等他們罵完。
等他們的聲音,漸漸嘶啞。
然后,他才緩緩開口,問出了第二個問題。
“諸公,高談治國平天下。”
“可知去年冀州大旱,餓死凡幾?”
“可知如今鄴城之內,一石糧,可換幾匹布?”
“又可知,一戶農人,辛苦一年,刨去賦稅,尚能余下幾斗米?!”
一連串的追問,讓在場大儒面色陰沉!
“我……”
“這……”
“此等……此等俗務……”
他們漲紅了臉,支支吾吾,一個字也答不上來!
他們皓首窮經,讀了一輩子的圣賢書,何曾將目光,從那高高的廟堂,落向過田埂間的泥濘?!
徐庶不再理會那些儒生。
他轉過身,對著臺下,輕輕一招手。
“我的學生們,上來。”
十數名青衣少年,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高臺。
徐庶指向其中一個年紀最小,約莫十二三歲的少年。
“丞相,諸公,請看。”
與此同時,一名負責軍需的官員,在曹操的示意下,抱著一大摞錯綜復雜的糧草賬目竹簡,走上了高臺。
“這是一營兵馬,三個月的糧草、軍械、馬料、俸祿的流水賬目,其中多有錯漏,我府中數名賬房,算了整整兩日,依舊頭痛不已。”
軍需官面露苦色。
少年對著曹操,恭敬一禮,然后走上前。
他從懷中,取出了一個木制算盤!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軍需官在一旁,高聲念著賬目。
少年的一雙小手,在那算盤之上,快到化作了一片殘影!
不過短短十數息!
在軍需官剛剛念完最后一筆賬目時!
“啪!”
少年最后一聲落定!
“回稟丞相!”
“此賬,共計錢三萬七千八百二十一文,糧一百三十石,錯漏共計一十七處,溢出五百三十文,虧空三百一十二文!”
“分毫不差!”
軍需官的眼睛,瞬間瞪得像銅鈴!
他拿著手中那張算了整整兩日才得出的結果,兩相對照,!
完全一致!
曹操的眼神徹底亮了!
他仿佛看到了一支支后勤精準的無敵大軍!
徐庶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他看向那群已經呆若木雞的儒生,朗聲問道。
“諸公!”
“此,可為‘經世致用’?!”
不等眾人反應!
一名十五歲的少女,走上前來。
她手中拿著一張巨大的圖紙!
“小女子不才,于學宮之中,習得格物之學。”
她將圖紙展開,上面繪制著一個無比精密的機械構造。
“此物,名為‘新式水力紡車’!”
“以水力為驅動,通過杠桿與齒輪組的精密配合,可同時帶動三十六支紗錠同時紡紗!”
“其效率,是尋常手搖紡車的……”
“……五倍以上!!!”
“若能推行天下,則我大漢之布匹產量,亦可倍增五倍!屆時,天下百姓,再無寒衣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