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敵之上、中、下三策?
曹操帶著無窮的期待!
“奉孝,快快講來!”
郭嘉對著曹操,微微躬身,隨即走到了那巨大的沙盤之前。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了袁軍那連綿十里,固若金湯的前沿壁壘。
“下策。”
“以我軍百戰精銳,集結虎豹騎,效仿昔日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勇,行斬首之策!直搗袁紹中軍大帳!”
“此策,一往無前,以力破巧!”
“若成,則一戰可定乾坤!”
話音剛落!
夏侯惇、曹仁等一眾主戰派將領,眼中瞬間爆發出駭人的精光!
“好!”
夏侯惇猛地一拍大腿,興奮地吼道:“就該這么打!跟袁紹那廝磨嘰什么!直接沖過去,砍了他的帥旗,宰了他的人!”
“末將附議!我軍將士,皆是百戰之士,何懼與袁軍正面一戰!”曹洪也高聲應和。
一時間,帳內武將一派,殺氣騰騰,戰意高漲!
然而,郭嘉卻搖了搖頭。
“但,袁軍七十萬,層層疊疊,如山如海。即便我軍能勝,也必是慘勝!十萬將士,不知要折損幾成。”
“此為,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之法。”
“非,上選。”
夏侯惇等人臉上的興奮,頓時僵住。
這話,是事實。
他們雖然好戰,卻也知道,以十萬對七十萬,就算贏了,曹軍的家底也得打光了。
這時,一直沉默的荀彧,緩緩開口。
“那,中策為何?”
郭嘉的手指,從前線壁壘移開,在袁軍漫長的糧道上,輕輕劃過。
“中策,分兵襲擾,斷其糧道。”
“袁紹兵多,人吃馬嚼,每日耗費,乃是天文數字。其糧草補給,全賴后方轉運。”
“我軍可派出數支精銳騎兵,如利刃般,不斷切割、騷擾其補給線。同時,正面堅守不出,與之對峙。”
“短則三月,長則半年,袁軍糧草不濟,軍心必亂。屆時,我軍再尋機決戰,可一錘定音!”
此一出,荀彧、荀攸、程昱等一眾謀士,紛紛點頭。
“此法穩妥!”荀攸撫掌贊道,“步步為營,先弱其勢,再求決戰,方為萬全之策!”
程昱也捻著胡須,眼中露出贊許之色。
這才是他熟悉的用兵之道。
不求一戰功成,但求萬無一失。
將戰爭,納入自己最擅長的計算與掌控之中。
“祭酒大人所,與我等之前商議的結果,不謀而合。”程昱沉聲道,“主公,我等皆以為,當行此中策,穩扎穩打,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他這話,看似贊同,實則暗藏機鋒。
下之意,你郭嘉說的中策,我們早就想到了,并不算什么高明之舉。
程昱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盯著郭嘉,帶著一絲考校的意味。
“只是不知,祭酒大人所謂之‘上策’,又該是何等驚天動地?”
“莫非,祭酒還有更高明的手法不成?”
他刻意加重了“高明”二字。
帳內的氣氛,再次變得微妙起來。
所有人都看著郭嘉。
下策,是猛將之勇。
中策,是謀士之穩。
這兩策,都符合眾人的認知。
那你所謂的上策,究竟能有多“上”?
總不能,是憑空變出幾十萬大軍吧?
面對程昱的“將軍”,郭嘉笑了。
他緩緩轉過身,看向帳外,仿佛看到千里之外的風云變幻!
“而,上策……”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
“則為——”
“勢戰!!!”
什么東西?!
勢戰?
這是什么戰法?聞所未聞!
沒等眾人反應過來,郭嘉猛地一揮手,手指重重地點在沙盤上袁紹大后方的心臟地帶!
冀州,鄴城!
所有人的大腦一片空白!
瘋了!
他絕對是瘋了!
官渡前線,大軍對壘,生死一線!
你不看這里,卻去看千里之外的鄴城?
這是在議軍國大事,還是在講神話故事?!
郭嘉無視了所有人那見鬼一般的表情!
“誰說,打仗,就一定要在戰場上真刀真槍的拼殺?”
“誰說,要擊敗七十萬大軍,就一定要殺死七十萬人?”
郭嘉環視全場,一字一句,石破天驚!
“不戰,而屈人之兵!”
“我們要打的,不是一場軍事上的勝利!”
“而是一場,讓袁紹集團,從內部,從根基上,徹底崩盤的戰爭!”
他的聲音,越來越激昂!
“我要讓他的謀士,反他!”
“我要讓他的將領,叛他!”
“我要讓他的商賈,棄他!”
“我要讓他的民心,厭他!”
“屆時,七十萬大軍,何須我等去打?他們自己,就會土崩瓦解,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