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陸家貴:全球資本市場的頭號危險人物!》
各種充滿偏見和敵意的報道,將陸家貴描繪成一個冷血、投機、趁火打劫的“金融吸血蟲”。
在一些極端論壇和社交媒體上,甚至出現了對陸家貴的謾罵和威脅。
面對海外洶涌的負面輿論,陸家貴根本無所謂。
他現在基本不出國,出國的業務都是手下去辦的,而且他的安保力量又有所加強,加上國內治安環境,基本不會出什么意外。
手握超過1200億美元的現金利潤,以及從全球市場回籠的更多資金,陸家貴開始了全球大抄底。
陸家貴在董事局擴大會議上定下戰略:“金融危機過后,現在全球大量的優質資產價格都被嚴重低估,正是我們出手的時候。”
“蘋果、谷歌、亞馬遜、甲骨文、ibm等等,這些公司的基本盤并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金融危機只是暫時壓制了它們的股價。”陸家貴對全鴻飛和李千授指示,“分批建倉,持續買入,我們要將現金變成可升值的金融資產。”
龐大的資金再次悄然出動,像海綿一樣吸納著華爾街和硅谷那些被恐慌拋售的股票籌碼。
與此同時,陸家貴還盯上了那些在金融危機沖擊下瀕臨破產,卻擁有核心技術、專利或優質資源的實體經濟企業,尤其是汽車、芯片、光刻機、精密儀器、計算機軟件以及能源礦產等領域。
他派出了數十個由專業經理人、技術專家和法務人員組成的并購團隊,奔赴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地。
在美國底特律,陸氏集團以一個近乎白菜價的價格,收購了一家經營困難、瀕臨破產的汽車廠商,將其主要技術人員和團隊帶回了國內。
然后利用陸氏集團是比亞迪大股東的身份,達成戰略合作,獲得了比亞迪的電車技術授權,開始涉足新能源電車制造業,布局未來的智能自動駕駛技術。
除了資產抄底,陸家貴更看重的是人才。
金融危機導致歐美日韓無數高科技公司裁員甚至倒閉,大量優秀的工程師、科學家失業。
陸家貴下令陸氏集團人力資源總監柳如煙,啟動全球人才虹吸計劃。
憑借陸氏集團雄厚的財力、穩定的前景以及陸家貴世界首富的號召力,開出了極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研發環境承諾,在全球范圍內廣撒網。
一時間,來自歐美大量失業人才的簡歷,如同雪片般飛向陸氏集團人力資源部。
無數在各自領域深耕多年的專家、技術大牛,登上了前往華國的航班。
就在全球抄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陸家貴也沒有忘記比特幣。
陸家貴讓神舟電腦公司利用服務器技術,組建了一支挖礦團隊,根據中本聰發表的論文,開始挖礦,挖掘比特幣。
盡管李千授、吳水師等人并不看好這種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但陸家貴卻很重視,投入了大量的技術員和服務器,加上初期挖掘難度低,陸氏集團很快就挖到了幾十萬枚比特幣,讓陸家貴大呼過癮。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