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用戶會不會覺得不方便?不愿意自取呢?”孫傳宇有些疑慮。
“短期可能會有部分用戶不習慣。”陸家貴肯定地說,“但從長遠和整體來看,這是最優解。”
“對于上班族,下班順路在小區門口取個快遞,比在家苦等或者讓快遞員白跑一趟要方便。”
“對于驛站合作方,可以增加人流,帶動其他消費。”
“對于我們來說,這能極大提升派送效率,降低時間成本。”
“對于樂購網,物流成本可控,有利于電商下沉到基層的鄉村地區。”
他最后拍板:“當然,對于大件、貴重物品,通達物流依然提供送貨上門。但對于占絕大多數的中小件普通包裹,推行驛站自取模式,這是我們物流網絡下沉到全國最基層的必然一步!”
陸家貴的決策清晰而果斷,會后,通達物流迅速成立了“驛站事業部”,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地推進“通達驛站”合作點建設。
城市里,與各大小區物業公司、社區居委會、連鎖便利店洽談合作;鄉鎮農村,則依托供銷社網絡,或者尋找當地的雜貨店、村委會合作;給予合作方一定的包裹代管費用,并提供簡單的設備(如貨架、掃碼槍)和系統培訓。
初期,確實遇到了一些阻力,部分消費者不理解,抱怨為什么不送貨上門。
但通達物流也剛從陸氏旗艦店物流自提點轉化為送貨上門不久,因此恢復快遞自提遭到的難度不是太大。
很快,越來越多的用戶發現,下班回家時在小區門口通達驛站順手拿個快遞,確實比協調快遞員送貨時間方便多了。
尤其是家里經常沒人的上班族來說,迅速接受了這種快遞新投遞模式。
通達驛站如同神經末梢一般,將觸角延伸到了全國的旮旯角落,極大地提升了快遞的投遞效率和覆蓋廣度,也為樂購網進一步開拓下沉市場,奠定了堅實的物流基礎。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