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想到阿雅的問題會非常刻薄,但是沒有想到會如此的刻薄。
從來沒有人這么問過陳卓,阿雅是頭一個。
是啊。
為什么呢?
陳卓的父親死于毒蛇之口,按照人類的正常邏輯,陳卓作為兒子,應當替父報仇,將全天下的毒蛇都殺光!
偏偏他沒有。
非但沒有,他還繼續從事蛇類研究,多次進行蛇類的保護工作。
這不是以德報怨嗎?
這不是大逆不道嗎?
如果父親在天之靈得知,不會生氣嗎?不會死不瞑目嗎?
或許,很多人都在腦子里面想到過這個問題,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敢當著陳卓的面提出來。
實在是太冒昧,太沒有禮貌,太沒素質。
一開始陳卓很生氣,不過很快他就平靜了下來。
為什么要生氣呢?
陳卓想:應該很多人都這么想過,只不過阿雅代表他們,將這個問題問了出來。
給阿雅答案,就是給眾人答案。
同時也是給陳卓自己一個答案。
“呼……”陳卓長舒一口氣,“不愧是省臺的記者。”
阿雅說道:“這個問題確實過于無禮,陳科長介意的話,就當我從來沒有提出過,就此作廢。”
“不。”陳卓說道:“我回答你。”
四目相對。
陳卓認真答道:“著名詩人臧克家在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時候寫下一首詩,名為《有的人》。詩的開頭是‘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我父親畢生志向,是完成《世界蛇類圖鑒》,讓人跟蛇能夠和諧共處。”
“父親雖然過世,但我繼承了他的意志,從事他未能完成的工作,實現他未曾實現的理想。只要這份意志還在,薪火相傳,即便父親死了,他還活著。”
“相反。如果我因為父親的死,從而走上憎恨蛇類、屠殺蛇類的道路,等于將父親的意志泯滅,那樣,父親才是真正的死了。”
小雅看著陳卓的眼睛,感受著陳卓語中的分量。
許久。
她微笑說道:“陳科長,您跟您的父親,很偉大。”
說著,她向陳卓深鞠一躬。
當天下午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就將采訪全部剪輯完畢,于當晚9點在省臺播放,并在多個社交媒體廣泛轉載傳播。
暄城百姓都看到了陳卓對于蛇的理解。
也都知道,困擾暄城許久的水鬼銀環蛇終于被解決,再也不用擔心被秦洄河水鬼拿替身。
晚上。
陳卓洗完澡,坐在電腦前。
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始整理有關銀環蛇的相關信息。
銀環蛇,有眾多的外號,如白花蛇、白節蛇、過基峽等。
其顯著特征為身上斑紋,背面黑色或黑褐色,自頸后至尾末有數十道較窄的白色橫紋。
成年銀環蛇體長120到170厘米。
典型的夜行性蛇類,白天隱伏于石碓、石縫等處,夜晚捕食;特別是悶熱天的夜晚,活動更為頻繁。
主要以鱔魚、泥鰍為食,也會捕捉其他魚類、蛙類、蛇類、鼠類等動物。
毒液為神經毒素,毒性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