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讀到的差不多。”韓易謹慎地試探,“你們的關系沒有惡化,反而以另一種方式變得更加親密。露水情緣發展成為了長期穩定的友誼。你們一道創作了無數杰作,包括您2011年的那張專輯,《inyourdreams》。”
“比這要稍微再復雜一點,但差不多是這么個局面。”史蒂薇用鼻腔嗤了嗤氣,“我們是朋友,但不是那種互寄圣誕卡片的朋友。我和他一起制作了我的最后兩張專輯,但我并沒有因為‘我們是朋友’而少付給他報酬,也沒有試圖降低他所擁有的版稅分成比例。”
“我想表達的是……”
“這也許會聽上去有點自戀,但我不希望你們是因為我才邀請他加入董事會的,因為它不會給你們帶來任何好處。”
“當然不是這樣的。”韓易的這個回答,一半真,一半假,“我們之所以會邀請戴夫,首先是看重了他在行業內的巨大影響力。每個人都把eurythmics的音樂奉為經典,而許多音樂傳奇,也都樂意與他展開合作――邦-喬維、鮑勃-迪倫、米克-賈格爾、u2,還有您和湯姆-佩蒂。他的存在是一把鑰匙,能夠帶領我們打開很多扇大門。”
“包括他自己的,對吧?”種種跡象如此顯而易見,不需要過多思考,史蒂薇便得出了這一結論,“他把自己的版權庫賣給你們了嗎?”
“還沒有。”
“但已經達成協議了,是不是?”
“是的。”韓易沒有半點遮掩的意味,爽快回應,“戴夫喜歡我們的愿景,也與我們共享相同的愿景。因此,他愿意將他總計1068份作品的版權庫委托給我們打理。”
“這可真是個大新聞。”史蒂薇眉毛微挑。
“嗯哼,通常我不太喜歡用雙關梗,但是……sweetdreamsareliterallymadeofthis。”
其實,戴夫-斯圖爾特這個名字,起初并不在韓易的意向清單里。他的頭號目標,是滾石樂隊的靈魂人物米克-賈格爾。為了成功拿下這個當世前五的搖滾巨星,韓易做了大量的功課,也就是在做功課的時候,韓易意外了解到了戴夫。
準確來講,他一直知道戴夫-斯圖爾特、安妮-藍妮克絲,以及他們領先時代好幾個版本的新浪潮樂隊eurythmics。別的不談,光說《sweetdreams(aremadeofthis)》這一首歌,便從八十年代一路火到了流媒體時代,并在可見的未來也將征服短視頻平臺。但他對戴夫-斯圖爾特的了解,也就僅限于此了。
印象里,eurythmics于1990年解體之后,安妮-藍妮克絲繼續在臺前活躍,發布了六張個人專輯,于2002年拿到公告牌世紀大獎,成為了與比利-喬和史蒂夫-旺達齊名的業界豐碑。而戴夫-斯圖爾特,則似乎像是徹底隱退了似的,了無音訊。
可深入研究之后,韓易才發現自己錯得有多離譜。雖然個人獨唱生涯并不如意,但作為幕后制作人的戴夫,卻相當的活躍且高產。邦-喬維、喬絲-斯通、林戈-斯塔爾、艾瑞莎-富蘭克林、鮑勃-迪倫、仙妮亞-唐恩、凱蒂-佩里……越了解,韓易越覺得戴夫-斯圖爾特是一個完美的基金會董事人選――人脈廣泛深厚,能幫浪潮音樂基金接觸到尋常人接觸不到的舊日巨星。自己擁有的版權庫也足夠豐富,并且大多數都是合作作品,比例不會太高,價格也不會太高,正適合作為浪潮音樂基金開張的第一筆生意。
前幾天跟韓易開過浪潮基金的第一次碰頭會后,萊昂納爾-里奇也同意前者的看法,認為戴夫-斯圖爾特是個很不錯的練手對象。于是,董事會主席略微展現了一下他在業內的關系網絡,直接一個電話打給戴夫-斯圖爾特的經理人戴夫-卡普蘭,跟遠在南法度假的英國歌手約了一個第二天的電話會議。
而幾乎是在弄懂浪潮音樂基金運作邏輯的下一秒,戴夫-斯圖爾特便拍板決定要深度參與到項目之中――他不僅愿意將手中的版權庫打包全部賣給基金會,更樂于接受出任董事的邀約,為浪潮音樂基金覓得更多優質版權。戴夫的反應,算是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這是一個八十年代就開始做合成器流行,算得上是電子舞曲音樂的開山鼻祖之一。而過去的二十載里,他也沒有掉隊,始終能產出符合每個時代不同需求的優質作品。
如此具有超前視野的先驅,必然會對音樂版權基金這種顛覆行業規則、重塑行業面貌的新概念抱有濃厚的興趣。
“你對戴夫的看法……完全正確。”聽完韓易對來龍去脈的敘述,史蒂薇習以為常地點點頭,“永遠都想要站在潮流尖端,他就是這么一個人,而且不止是音樂而已,其他各方面都是如此。每次跟他見面,他隨身攜帶的那些稀奇古怪的電子產品……一多半我聽都沒聽說過。”
“不過,玩笑話拋開,他確實很適合你們。他……他是個很棒的人,你們合作一定會很愉快的。他有遠見,也對更美好的未來充滿熱情。這樣的事業,就需要他這種敢于朝懸崖踏出一步的冒險家和夢想家。”
“夢想家是我們社會變革的基石。”韓易先是應和史蒂薇對戴夫的夸贊,隨后話鋒一轉,“當然,光有戴夫這樣敢于沖向懸崖、把油門踩到底的飛行員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一位足夠清醒的副駕駛,一位懂得在風暴來臨前檢查儀表盤、計算燃油、甚至偶爾會說‘不,今天不適合起飛’的人。”
“聽起來你又要說出一個我知道的名字了。”
“當然是一個您知道的名字,而且跟偶爾見一面的戴夫不同,它是每天都會出現在您生活里的一個名字。”
“歐文-j-斯隆。”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