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瘋狂八月(上)
「首先,回洛杉磯之后,我們應該先跟達雷爾-伊薩見面。從7月18日開始,共和黨全國大會和民主黨全國大會陸續召開,選戰也進入白熱化階段,直到9月6號,兩院才會重新開始正常工作。因此,達雷爾-伊薩,整個八月都會待在他位于圣地亞哥維斯塔的競選總部。」
「我露面……合適嗎?」
「我跟你一起去,以公司名義,在他自家宅邸舉行私密會晤。到時候如果要支持他,我們可以通過凱雷集團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不寫你的名字,也不透露你的具體情況,公眾看不到你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達雷爾-伊薩不會拒絕,因為他是一個在加州競選的共和黨人。」
「加州也有很多共和黨的保留地吧。」
「當你用上保留地這個詞的時候,已經說明他們在這里的處境不妙了。」
「伊薩本人具體有什么困境?我聽說,他是國會里最有錢的議員之一,競選資金上應該不存在問題吧?」
「不是競選資金,是他……刊登了一則錯誤的政治廣告。」
“這展示了我們現在這位總統,在跨黨派合作這方面,還處在業余級別。”
2016年8月4日,一個陽光隱匿于厚積云層之間,最高不過75華氏度,正是人體感受最舒適的愜意午后,費亞穆-德爾維希驅車,載著韓易和喬丹-布羅姆利,去往圣地亞哥縣的維斯塔區。
這里是達雷爾-伊薩代表的加利福尼亞第49國會選區,也是伊薩一家平時工作生活的地方。眾議員身份之外,達雷爾-伊薩還以格林尼資產管理公司的名義,間接出任了17家有限合伙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的合伙人。這些公司,在圣地亞哥縣北部擁有大量商業地產。包括三座位于卡爾斯巴德,總面積26354平方英尺的辦公樓。
達雷爾-伊薩的國會選區辦公室,就坐落在這里。撩開辦公室的紗簾,這位共和黨富商的濱海豪宅近在眼前。
“我只不過是在我的選區內,給支持者們發了一封競選郵件而已。附帶一張總統毫無瑕疵的,簽署法案文件的照片。說了些什么?我為他簽署《性侵犯幸存者權利法案》感到非常高興,僅此而已。要知道,我也是這部法案的共同發起人。”
說到這里,達雷爾-伊薩垂下腦袋,嗤笑了一聲。
“結果我們的總統,通過cnn表示,我不是一個認真想要解決問題的人。說我對美國國會的主要貢獻,是阻礙和浪費納稅人的錢,進行無中生有、毫無結果的調查。”
“聽起來不像一個總統應該說出來的話。”
這種完全撕破臉皮,你一巴掌我一巴掌的政治狗斗娛樂性很強,在《與卡戴珊同行》里都不多見。喬丹-布羅姆利聽得津津有味,但表面上還是一副緊鎖眉頭,憂國憂民的神情。
“是啊,我感到很失望,但并不驚訝。這是總統的常態,在政治演講中回避他領導下發生的嚴重丑聞,并拒絕為它們負責。美國人每天都在海外死去,我們的退伍軍人,每天都在橋洞下茍延殘喘,他卻對此視而不見,并指望每個共和黨議員都要支持他的每個政見。”
“是的,總得有人要提出反對意見才行。”喬丹的回應有些模棱兩可。
“tellmeaboutit。我在可能的情況下與行政端合作,制定良善的立法,并在我能看到的任何地方譴責不當行為。不管他什么反應,我都會繼續堅持我的做法。”
“這屆政府是歷史上最腐敗的政府嗎?很有可能。但為了讓性侵犯幸存者獲得更多權利,同意支持某部法案,就叫厚顏無恥嗎?絕非如此。”
“535個眾議員,這家伙就對我一個人窮追猛打,簡直不可理喻。”
“很遺憾聽到這些,伊薩先生。”
韓易與喬丹-布羅姆利飛快地交換了一個眼神,達雷爾-伊薩顯然是被美國首位非裔總統公開的敵對行為搞得極為狼狽,以至于到了氣急敗壞的程度。
圣地亞哥北部的第49國會選區,90年代的總統大選,每一次都堅定支持民主黨的候選人,阿肯色的比爾兩次以8%以上的巨大優勢獲勝,2000年那場極具爭議的千禧年選舉中,也給了阿爾-戈爾11.1%的領先幅度。
但2002年后,選區人口結構發生變化,政治傾向亦迅速翻紅。從州長選舉共和黨候選人比爾-西蒙59.8%比32.9%碾壓式獲勝開始,14年的時間里,每一層級的選舉,不管是國會、州長還是總統,通通是共和黨人取勝。
這一趨勢,與全國范圍內的政治版圖演變十分契合。打起進步旗幟的民主黨占領大城市,以維持社會現狀為基本訴求的共和黨則盤踞鄉鎮。
但近兩年,隨著“覺醒一代”開始獲得選票,本來就民風開放的加州,已經可以用藍到發紫來形容。一大批政治明星通過西海岸的這塊跳板,走上全國性的政治舞臺。
別的不說,就說達雷爾-伊薩所在的第49國會選區,在這里,總統大選已經提前宣告結束,前第一夫人民調領先實在太多,哪怕統計誤差半徑擴展到10%,也是人們口中的美國第一位女總統穩贏。
除此之外,參議員選舉層面,民主黨派出了一個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下完全無法戰勝的候選人。女性、非裔、亞裔、霍華德大學畢業、出生于加州奧克蘭,如果當選,就會是參議院歷史上第二位非裔女性參議員,以及第一位南亞裔女性參議員。
四年后瞌睡喬的搭檔,真正有機會問鼎大位的那個女人。
如此險境,達雷爾-伊薩往選民郵箱里塞現任總統的照片,意欲何為可想而知。即便對偽造出生證明的肯尼亞人不屑一顧,即便連一張模糊的合影都找不到,達雷爾-伊薩還是選擇搓搓臉頰升溫,去貼總統的冷屁股。
當然了,坐在白宮的那個男人可不會給他免費借勢的機會。第49國會選區算是民主黨的模范選區,從紅到藍的故事振奮人心。這次集體改選,黨內希望這里從總統到參議員再到眾議員,全線飆藍。道格-阿普爾蓋特,退役海軍陸戰隊上校,伊拉克戰爭老兵,正摩拳擦掌,想要將伊薩斬于馬下。
所以,雖然跟達雷爾-伊薩沒多大私人恩怨,畢竟共和黨人這八年在國會里讓obama和obamacare吃盡了苦頭,要論仇人,伊薩可能都擠不進榜單前五十,但現任總統依然選擇抽出時間,找cnn來做傳聲筒,把他從頭到腳批得體無完膚。
反正任期限制已到,后面的選戰跟功成身退的他一點關系都沒有,想罵誰就罵誰,想怎么引導選票就怎么引導選票。
公開的政治矛盾看起來就像wwe的互噴垃圾話環節,但其中的利益糾葛,千頭萬緒,不足以為外人道。
來自白宮的攻訐,讓達雷爾-伊薩的選情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獨立政治新聞媒體庫克政治報道,預測伊薩和阿普爾蓋特的獲勝幾率相同,若是再不扭轉頹勢,到了十一月,勝利的天平便會徹底倒向后者。
2016年8月,雖然紐約大亨已經獲得了共和黨全黨上下的一致支持,但哪怕是在黨內,也有許多人對這位政治素人的能力持保留態度,達雷爾-伊薩就是其中一位。他極少公開支持本黨的總統候選人,有意無意做切割,因為他覺得紐約人那些激進的政治觀點與辭,并不能幫助他在自己的選區贏得勝利。
敵對黨派虎視眈眈,自家黨派孱弱無力,連著十多份民調,trump都以明顯劣勢落后于clinton,一些預測模型甚至算出clinton獲勝的概率為90%以上。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在加州以共和黨人身份挺進國會,達雷爾-伊薩不得不找個臺階下,與民主黨的權勢人物握手和。
而韓易今天,就是來給他送這個臺階的。
“我們一向支持立場溫和的候選人,不管他們有哪些具體的政治訴求,只要在不動搖社會根基的情況下,保證本地和全國范圍內的文華市場持續發展,在我們看來,就是足夠合格的政治家。”
喬丹-布羅姆利主導著瀚音樂與國會議員之間的對話,這是韓易一直秉承的理念。以他的身份,哪怕面對面談話,都要盡量避免直接做出利益交換的承諾。
對他不好,對別人也不好。
“公權力需要監管,良法也需要得到通過。我想,這中間,應該是有什么誤會。”喬丹-布羅姆利摸了摸鼻子,故意停頓數秒,“離選舉還有三個月時間,伊薩議員,您應該想辦法跟……另一邊取得聯系,澄清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