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上空的觀音菩薩早已將下方一切盡收眼底。
她眸光微微閃動,金蟬子與李世民的對答,乃至那最后一絲龍魂怨念被其吞噬煉化的過程,皆未逃過她準圣級的神識。
“竟提前了一月......”
觀音纖指輕捻柳枝,面上無波,心中卻是一頓。
她自然知曉金蟬子與佛門早已離心離德,仇恨深種。
此番借救治人皇之機,行提升修為、裹挾皇權之實,更擅自將水陸法會提前。
無非是對佛門、對如來的又一次無聲挑釁。
不過,也僅此而已了。
只要金蟬子不公然撕破臉皮,不將那大乘佛法真諦徹底宣揚出去動搖佛門根基,這點小動作,尚在可控范圍之內。
鴻鈞道祖法旨猶在耳邊,西行取經乃天道定數,無人可阻。
金蟬子再恨,終究是局中之子,翻不出如來的手掌心。
心念及此,觀音不再遲疑。
一道隱秘的佛念跨越千山萬水,直抵靈山深處,將長安變故悉數傳于如來。
靈山,大雷音寺虛空之境。
九品蓮臺之上,如來緩緩睜開雙眸,金色佛瞳中映出觀音傳來的訊息。
那被孫悟空重創的金身裂紋仍在緩慢愈合,周身氣息卻不復往日鼎盛。
“提前一月?”
如來低沉的聲音在虛空回蕩,聽不出喜怒。
他指尖佛珠微頓,旋即恢復如常。
“罷了。”
“傳訊天庭、地府、龍族及各路仙神,水陸法會改于明日舉行。”
“西游之局,就此開啟。”
命令簡潔而冰冷,瞬間通過佛門心印傳予座下使者。
一道道佛光立刻自靈山飛出,射向三十三重天、九幽地府及四海龍宮。
在他看來,金蟬子這番作為,不過是無能狂怒下的掙扎。
借皇權以自保?
可笑!
在圣人眼中,在天道大勢面前,凡間帝王亦不過是一枚稍大的棋子。
豈能真正左右棋局?
只要取經之路開啟,佛法東傳,佛門大興的氣運必將如洪流奔涌,沖刷一切阻礙。
金蟬子?
終究是甕中之鱉。
孫悟空?
有緊箍仍在頭頂,量劫主角的身份便是他最大的枷鎖。
一切,仍在他的掌控之中。
“阿彌陀佛。”
如來緩緩閉上雙眼,周身佛光流轉,繼續修復著金身裂痕。
“蜉蝣撼樹,徒惹笑爾。”
而此刻,花果山水簾洞內。
正吞噬氣運的孫悟空猛地睜開火眼金睛,笑道:
“哦?提前了?”
他六耳微動,三界之內紛沓而至的傳訊佛光盡入耳中。
天庭的驚詫,地府的應允,龍族的躁動,乃至靈山那看似平靜無波、實則暗流洶涌的調令......
“嘿嘿,如來老兒,倒是沉得住氣。”
孫悟空扛起混元棍,身形一晃已出現在洞外。
他遙望長安方向,金睛之中混沌光芒流轉,仿佛已看到明日化生寺前的喧囂與暗戰。
“和尚,干得不錯嘛!這下,可有熱鬧瞧了!”
他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絲唯恐天下不亂的興奮。
云頭之上,奉命緊盯孫悟空的文殊、普賢二位菩薩頓時心頭一緊,佛光驟亮,死死鎖住那道看似懶散的身影。
這潑猴,又想作什么妖?
孫悟空卻只是伸了個懶腰,混元棍敲了敲肩膀,瞥了她們藏身的云層一眼,嗤笑一聲。
“看什么看?俺老孫餓了,找點果子吃去!”
說罷,化作一道金光,徑直落入下方山林之中,果真摘起野果來。
文殊、普賢面面相覷,只得按下云頭,遠遠跟著,心中那根弦卻繃得更緊。
與此同時,天庭,凌霄寶殿。
玉帝接過仙官呈上的佛門金帖,掃過其上內容,冕旒下的面容露出一絲玩味的笑意。
“哦?提前了?”
他指尖輕敲龍椅扶手,看向身旁的老君。
“老君,你看這佛門,倒是急不可耐了。”
太上老君拂塵輕擺,垂眸道: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佛門已輸不起。”
“如此也好,早開始,早了結。只是這戲,怕是會更精彩。”
玉帝聞,哈哈大笑:
“妙極!朕就愛看熱鬧!”
“傳令下去,明日天庭眾仙官,皆可觀望下界法會盛況。若有擅離職守者......嚴懲不貸!”
最后四字,他說得意味深長。
殿下仙官面面相覷,皆恭敬應諾,心中卻明鏡似的。
陛下這是默許甚至鼓勵大家去看佛門的熱鬧呢!
幽冥地府,森羅殿。
十殿閻羅齊聚,聽著鬼使稟報。
秦廣王眉頭微蹙:
“提前一月?佛門行事,何時如此兒戲?”
聽聞此話,一旁的楚江王冷笑:
“怕是那金蟬子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罷了,既已定下,我等照做便是。”
“那涇河龍王的魂魄,可安置好了?”
“已安置妥當,只待時機。”
“嗯,莫要出了差錯。”
四海龍宮,更是暗流涌動。
涇河龍王慘死的景象猶在眼前,龍魂怨念竟成了金蟬子修為晉升的資糧,此事早已在龍族內部掀起軒然大波。
東海龍王敖廣捏著那燙金的佛帖,面色陰沉如水,最終卻只是化作一聲無奈的長嘆。
“多事之秋,謹慎行,方能保全我龍族血脈......”
明日,化生寺。
一切恩怨,各方算計,都將被推向臺前。
翌日,天光未亮,長安城上空云層深處。
一縷極淡的灰霧悄然融入晨曦微光,無聲無息,便是準圣也難以察覺。
孫悟空隱匿其中,火眼金睛穿透云層,饒有興致地俯視著下方愈發喧鬧的化生寺。
廣場之上,人潮如織。
百姓、僧侶、官員......無數身影攢動,卻井然有序。
禁軍甲胄森嚴,刀戟如林,將化生寺圍得鐵桶一般,肅殺之氣與鼎盛香火奇異交融。
高臺之上,李世民端坐龍椅,面色雖仍帶一絲病后的蒼白,但目光炯炯,帝威凜然。
“嘿嘿,排場不小。”
孫悟空咧嘴,無聲一笑。
這和尚,倒是懂得借勢。
他目光掃向遠處某朵祥云。
那里,文殊與普賢正全神貫注地盯著花果山方向,監視著那具他以一根毫毛幻化、正翹著腿打哈欠的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