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就是這點兒好處,有些話,不自明。
淺淺換過一盞茶水,郭嘉便順勢留在了郡守府。不過在那之前……
目光自上而下將人打量了一番,在眼前人逐漸疑惑的目光中,安寧隨手將一方玉瓶遞至跟前:
“奉孝這身體……”
棋室內,余香裊裊。
詭異地沉默了片刻后,安寧這才憋著笑開口:“還是好生保重才是。”
地盤兒剛打回來,后續事情還多著呢,別給累病了。
郭嘉:“……”
他好好一健壯郎君,難不成看著很虛嗎?
不過思及每每晨起,必要先練上大半個時辰劍術,還有當年那印象深刻的一幕,沉默過后,郭嘉還是極有自知之明的收了起來。
別說,不過半月,身體便肉眼可見地松快了許多。
然而數日后,看著手上不斷遞增的公文。
郭嘉不由笑了。
果然,東西是真好東西,不好拿也是真啊!
不過安寧這里也不遑多讓,雖說在曲縣這些年她沒少招攬甚至培養人才。生活富裕后,縣里也有不少人家送家中子女入學,但終究時日太短。
有些事不得不親力親為不說,底下那些本土士人也不算老實,見安寧沒有服軟,甚至禮賢下士的意思,陽奉陰違的可不在少數。
雷厲風行的處理掉一波人替換下去后,剩下的才老實了一些。
自古槍桿子出政權。
安寧才不管這些人什么心思,雖沒直接收回各縣權利,但她手下的那群人也不是吃素的。
尤其是分布下去教導農桑,養殖的那群“專家”。都是鄰居,曲縣的富裕程度這幾年誰不曉得。
每每入駐,都能得到當地百姓熱烈歡迎。配備的還有之前戰場上退下來的兵士。那些所謂望族再跳腳又如何?
雖是如此,安寧這廂也沒急切行事,而是先選取幾縣,尤其是四通八達之地作為試點兒。
等真見到了好處,有的是迫不及待之人。
忙忙碌碌間,前去出使鄴城的司書幾人很快歸來。
郡守府,不等幾人相拜,安寧便上前一步將人扶起,語氣關切道:
“如何,他們可曾有過為難?”
“主公放心!”司書語氣輕快:
“雖說初時態度有過輕視,但咱們這邊誠意十足,不僅同意放歸敵方主將,還自愿奉上“重禮”,袁州牧那邊自然沒什么話說。”
“何況北面還有如公孫瓚這般強敵虎視眈眈,沖突不斷,這場仗,咱們不想打,他們難不成就想打了!”
當然重要的是,如主公之前所,這一場仗,是個人都能看出對方得不償失。
她們這邊現在是弱小不錯,加上之前收來的一眾俘虜,攏共也才三萬兵力不到。
但有之前的經驗,任誰都能看出,真打起來,想要有贏的勝算,對方起碼得出一倍往上的兵馬。
還有主將隨時可能被一箭斃命,北邊兒公孫瓚趁虛而入的種種風險。
就為了這區區并不算富饒,且并不處于要道的兩郡之地?
何況她們這邊眾所周知,將士們待遇極好。由簡入奢易,但由奢入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