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喜本來成績就不錯,后面兩個多月還被插到了重點班,聽說后面兩次測試的時候,總成績從全校一百二十多名沖進了前五十名。
只要不出意外,考上大學是穩的,將來肯定不會差。
現在大家都還沒走出校門呢,往后要進了社會,沒準自已就用得上別人,畢竟一個宿舍住了這么多年的同學,真要張嘴了,多少要給兩分情面。
現在社會,“托關系”“找門路”是現實里的剛需。
結果她們倆倒好,現在就把人得罪死了。
張榮英看著低頭縮腦的兩人,冷哼一聲,一手提著李保喜的被褥,一手提著桶扭頭就走。
李保喜提著行李包和一袋書跟在后面。
目送著母女倆離去,看熱鬧的人卻還沒散去,都對著說閑話的兩人指指點點。
“哎呦,這讀書也要先學會做人,多個朋友多條路這句話沒聽過嗎?”
“就是,李保喜成績挺好的,倒是她們兩個每次小考都在下游......”
“做人吶,還是要憑良心,總盯著別人的好處眼紅個什么勁。”
說閑話的倆人中已經有一個人被說的抽泣了起來。
另一個還梗著脖子道,“我們是說話直了點,但還不是為了她好,老師都說“驕兵必敗”要只知道享樂,就算考上大學了,那也是丟勞動人民的臉。”
明明都熬的要睜不開眼了,卻還是因為那點子嫉妒,把刻薄的話翻來覆去的說,仿佛這樣就能抵消心中的不平衡。
可她把話說的再漂亮,大家心里也明白她們是什么樣的人了,心里各自下決定,不能深交。
李保喜回家了,金枝非常開心,李保鳳上班,李金民上班,張榮英也到處跑,但李保喜要回來,就能一天到晚陪自已待在一塊,她也有個伴了。
岳小嬋現在暫時住張榮英井崗巷子的房子,這兩天張榮英陪李保喜高考,岳小嬋已經在周邊找了個大通間房子,自已買齊了東西,帶著道生搬了出去。
張榮英知道這件事后心里有點不高興,岳小嬋卻柔聲道,“嬸子,我已經不是十六歲了,我現在已經當媽媽了,我也有道生要照顧,我知道你想幫我,但我總不能一輩子依靠別人照顧。”
“你已經幫我很多對我夠好了,我沒啥本事報答你,我就想少給您添點麻煩。”
張榮英見她堅持,又看了租的房子也還不錯,小是小了點,但離李保霞那邊還挺近的,以后道生上學也方便。
居住的事弄好了,張榮英就安排她工作的事。
自從去千塘開了分店后,這邊的店子生意基本都沒怎么上心了,能賣就賣,家里就金枝一個人,金枝膽子還小,上午天大亮才開門,傍晚天還沒黑就關門了,現在一直來拿貨的客戶,都是以前的老客戶,新客基本沒有擴展。
張榮英給了岳小嬋兩個選擇,自已拿貨去旁邊體育公園擺個攤子零售,或者跟金枝一塊管理店鋪,每個星期天到對面體育公園做推廣擴展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