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后,看著部落里新挖出來的地窖里裝滿了能吃的食物,日灼草原各部落的人還處于暈乎乎中。
一種暈乎乎的、不敢置信的狂喜之中。
他們想都不敢想,他們有一天居然能不缺吃的?!
部落里的人每天都要到地窖口轉上幾圈,鉆進去看看、摸摸那些實實在在的食物。
“是吃的,真的好多吃的!”
收獲完以后,華夏部落的人就要走了,部落里的人自覺的把食物拿出一部分要給人帶走——以前日灼城的人都是這樣的,每次來都是要帶走食物或人,這次華夏部落的人幫了他們那么大的忙,他們東西給出來也很爽快。
不過華夏部落的人沒要。
“旱季剛過,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讓部落恢復正常生活,以后有的是機會讓你們上交食物,不過今年你們還是第一次種植,糧食的產量不太行,祭司大人說就暫時不收你們的食物了。”
聽到不用上交食物,部落的人很是意外。
沒有人會嫌棄食物多,雖然不是肉,這些食物可是實實在在能填飽肚子的,部落的人立馬就把食物收回地窖了。
嘴里感謝著:
“感謝祭司大人。”
有了這次的收獲,日灼草原很多部落也開啟了種植模式,整個日灼草原的氛圍,都悄然發生了改變。
以往各部落之間為了爭奪領地和水源時不時會發生爭斗,現如今雖然也會打架,但更多的被另一種方式所取代——比誰家種出來的食物更多、更大。
甚至在一些相鄰的部落之間,還會互相交流種植和儲存的經驗,或者用自已多余的食物去換自已沒有的食物或者其他東西。
江丹君兢兢業業建設著這片土地,終于在第二次收獲后實現了日灼城的自給自足,決定舉辦一個豐收節,邀請各部落參加。
“聽說了嗎,10天后日灼新城要舉辦豐收節,各個部落都可以去呢,還可以帶上東西去交換。”
“真的嗎?可以換什么?有鹽嗎?”
“有,聽說還有什么鐵器可以換!”
“真的,那我要去。”
“我也去!”
日灼草原已經很久沒有過一個正正經經的交易會了,這次日灼新城牽頭舉辦,所有部落都摩拳擦掌,開始籌備起來。
人們精心挑選著自家最飽滿的糧食、最肥美的熏肉、最漂亮的皮毛……所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都被整理出來,準備帶到日灼新城去。
日灼新城雖然只接管了他們大半年,可是這大半年是他們生活得最安心的大半年,部落有了小河和水井,不怕沒水喝。地里種著吃的,不怕沒吃的。
而且大祭司規定,不允許各部落之間發生劫掠行為,這讓他們的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他們都是見過日灼新城的火炮的,可沒有那個膽子敢違抗命令。
所以,這次豐收節,很多部落都是大人小孩一起去。
小孩子們聽到都要瘋了。
他們也能去?
除了逃難,他們可沒有什么機會外出,現在居然能去看那神奇的日灼新城!
聽說新的神殿已經建好了,他們還可以去看神殿!
孩子們興奮地圍著大人轉悠,嘰嘰喳喳地討論著日灼新城長什么樣,有什么新奇玩意兒。
大人們也很開心,反復叮囑著要守規矩,不能給部落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