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打不了糧,再加上前朝后期也是戰亂不斷,邊民最后就棄地而走,直接摞荒了,甚至后來連大衍王朝建立之后,寒北也不想要這塊打不了糧的破地方。
又隔了百多年,貊族來到了這片貧瘠的地方,在這里艱難地生活。
這倒是讓李辰也想起了前世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兩河流域文明,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倒河。
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兩河文明,其實是他瑪德死亡文明。
不僅文字沒有流傳下來,連人種也不知換了多少次。
可是兩河文明死亡的原因,既不是戰爭,也不是瘟疫,而是灌溉農業帶來的次生災害——土地的鹽堿化。
因為兩河流域干旱少雨,農作物生長完全依賴河水灌溉。但長期灌溉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再加上蒸發量過大,時間一長,土地就會鹽堿化。
蘇美爾人和后來的巴比倫人都沒有治理鹽堿地的辦法,只能是不斷擴大耕地面積,最終將所有的可以開采的土地全都變成白花花的鹽堿地。
小麥產量越來越低,隨后改種大麥,大麥也減產嚴重,整個兩河流域逐漸荒漠化。再也支撐不起原生文明的重負,最后才不可避免地走向滅亡。
現在貊族所在的這塊地方,說起來倒是和兩河文明的地域有些相似。
雖然臨海不至于干旱少雨,但因為三面臨山擾亂了平原雨云,降水量也著實不怎么豐沛,但恰好這地方大小河流眾多,于是自古便是引水灌溉圖方便。
結果灌來灌去,就將這地方灌廢了,制造了大片的鹽堿地。
而更讓他感到驚奇的是,這個時代的人,似乎并沒有他所在的那個時代古人的智慧,根本不知道如何治理鹽堿地,那這件事情倒是好辦了。
其實,所有的灌溉農業都面臨這樣的問題,但李辰作為后世的穿越者,而且還是多腿走路、尤其是以農業和礦產為主的大財閥,他太熟悉如何治理鹽堿地了,也有太多的辦法!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