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宛,你看貓貓現在睡得很香,能睡得著就說明身體舒服點了。”他用力抱抱她,“小孩子生病免不了,你不要怪到自己身上,我一直覺得我媽是個好媽媽,但她說我小時候經常生病的,所以孩子生病,不是媽媽的錯,你不要這樣想。”
她因為女兒生病而起的擔憂,應該要等到女兒病好了才會消失,一般安慰的話語不起很大作用。
但她看著他關切的神情,反過來用假話安慰他了。“嗯,我盡量不去想。”
“對了,你剛才說什么要改變?”他想說點輕松的話題。
“要改變的太多了,我剛才真是又急加上累,現在坐著就想起我老板娘說過一句話,還挺對的,她說在醫院要跑上跑下,把人折騰得很累,能經得起這累的根本不需要來看的。確實啊,我也是覺得醫院還是不夠人性化。本來醫院不是什么好地方,誰也不想去,但又難以避免,進去的,除了來生孩子算開心的,其他都是因為身體不舒服,然后呢,要一下跑樓上做化驗做檢查,一下又要跑樓下付款,一下又要跑診室,其實是最應該得到幫助和服務的人,卻在里面像熱鍋上的螞蟻般急得亂跑,看個病比生病還辛苦,所以呢,就要好多家屬陪著,弄得醫院像個菜場一樣熱鬧和雜亂,乘個電梯要擠半天,這不是很好笑嗎?”
“對,你的話完全對!”他用力點點頭。他這會兒不多開口,也是想讓她多說說話,轉移下憂心忡忡的心情吧。
“我現在在瞎想,這原因啊,我覺得是醫院的定位不對,把自己放在主位上,沒有站在病人的位置上為他們考慮。只管自己方便就設置一個個科室,弄一個個樓層,一個個檢查室,然后打開門,迎一個個人進來做生意,至于進來的人累不累,滿意不滿意,他們是不用管的,感覺他們就想能賺錢又輕松,其實這是錯的,應該要用服務和醫治的理念,從人性化角度把看病的人放在主位,去為他們服務,去提供快速便利的治療,這才能算一個真正治病救人的醫院。當然,這種改變是要從硬件和軟件去改的,最好要把醫院改造成那種大平層,里面的設置更靈活和科學,不需要隔成很多很多小房間,應該像一家大工廠里的流水線,只允許看病的人進去,不需要家屬陪護,之后的事情都應該有醫護來主導和進行,先初檢,然后要做什么化驗檢查,有醫護通過內部交通軌道輸送,就不需要病人自己跑來跑去,再是復檢,然后配藥輸液,最后付款,只需要一個卡,看病的人從進口進去,在出口用這卡,把在里面所有的費用結算后,才能出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