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市反詐中心技術室的時鐘指向凌晨兩點,白熾燈的光線在滿桌的電子零件上投下冷硬的陰影。陳默面前攤著一張泛黃的電路圖,是他三年前被迫為蜂巢研發信號屏蔽裝置時偷偷畫的備份,圖紙邊緣被反復摩挲得發毛,上面用紅筆標注的“頻率漏洞”,此刻成了破解黑礁園區通訊難題的唯一希望。
“還是不行?”林默端著一杯熱牛奶走進來,看到陳默將第三塊電路板扔進廢料盒,眉頭擰得更緊。距離“破礁計劃”突襲只剩三天,趙宇剛用模擬信號測試出黑礁園區的屏蔽強度——能覆蓋5公里范圍的全頻段干擾,普通對講機、衛星電話在園區內都會變成“啞巴”,一旦突襲小隊潛入,很可能和外圍失去聯系,陷入“內外失聯”的絕境。
陳默搖搖頭,手指捏著一把鑷子,指節因用力而泛白:“蜂巢的屏蔽裝置用了‘動態跳頻’技術,每秒切換8個頻段,普通通訊器根本跟不上頻率變化。我剛才試了三種穿透方案,信號最多只能在屏蔽環境里維持10秒,還會被反向追蹤位置。”他頓了頓,拿起那張舊電路圖,聲音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當年我被迫加了個‘后門’——屏蔽裝置對12ghz的低頻信號屏蔽效果會減弱,但這個頻段穿透力太差,在園區的鋼筋結構里會被嚴重衰減。”
林默湊過去,看著圖紙上的紅筆標記,突然想起之前截獲的蜂巢服務器數據:“趙宇說過,園區的詐騙機房用的是老式鋼筋,墻體沒有做防電磁處理,要是能把通訊器的信號調成脈沖模式,會不會增強穿透力?”
陳默的眼睛瞬間亮了。他猛地抓過筆記本,飛快地寫下公式:“脈沖模式+低頻信號!對,用短時間高強度的脈沖波突破屏蔽,再用低頻段維持通話,既能避開屏蔽頻段,又能穿透墻體!”他起身翻找零件箱,從里面掏出一堆舊對講機、拆下來的手機芯片,還有一卷細如發絲的鍍銀銅線,“我需要趙宇幫忙,他能調出自適應跳頻算法,讓通訊器自動避開屏蔽最強的頻段。”
趙宇被叫醒時,還抱著電腦趴在桌上打盹。聽到陳默的方案,他瞬間清醒,揉著眼睛湊到屏幕前:“自適應跳頻沒問題,我之前破解過蜂巢的跳頻規律,能寫個小程序讓通訊器每秒掃描16個頻段,自動選擇屏蔽最弱的通道。但脈沖信號需要特制的功率放大器,咱們手里的零件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