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聽到這里,李掌柜猛地一拍桌子:“他娘的!早知道就不該為了省那點錢去仙桃縣!就該去寧遠縣的!”
陳掌柜笑瞇瞇地拍了拍李掌柜的肩膀:“兄弟,這次咱們就認了,下次行商走寧遠縣,繳納的銀子是多了點兒,可沒有人敲詐勒索,反而能省錢,你說是不是?”
李掌柜的遭遇不是個例,仙桃縣、渾河縣,以及上京縣都有這種情況發生。
唯獨寧遠縣是個例外。
林楓與趙勤,一個為了政績,一個為了營造寧遠衛,當真是下了狠手。
這就令原本貪便宜去其他兩個縣的商賈,在半個月后大規模向寧遠縣合流。
當初林楓向南宮婉做的保證,夸下的海口,正逐漸成為現實。
遼東商貿繁榮,寧遠縣成為了其中最大的獲益者。
從六月末邊貿重開,到七月末,整個寧遠縣的邊關收取的關稅稅銀,一躍達到了兩萬七千兩,且還有持續走高的趨勢。
由此,寧遠衛建造塢堡、武裝三大營的財政危機,終于迎刃而解。
景泰元年,八月,三清山。
八月的江南燥熱不安,而三清山內卻格外清涼。
三清山內,一處雅致別院,被大乾的羽林軍周全保護著。
臨近黃昏,十幾人推著趕著馬車,慢悠悠地朝別院走來。
“停!”
為首的青年喊了一聲,快步走向門口。
“校尉大人!”
他向一個將官打扮的人點頭哈腰行禮。
“這是您要的東西。”
他解開包袱,畢恭畢敬地給了將官。
“兩壺好酒,兩只燒雞,還有一斤醬肉。”
校尉接過包袱,滿意地笑了:“常三,你小子辦事兒倒是利落,這么快就把東西送來了。”
“走吧,帶著本官去檢查一下這次物資。”
三清山是個好地方,山清水秀風景如畫。
可山里畢竟是山里,閉塞得很,物資全靠著外面輸送進來。
常三就是辦這件差事的人,原本采買物資是羽林軍要親力親為的事情。
可他們哪里受得了經常上山下山的辛苦?
守好秦王就好,其他的何必親力親為?
經過一番挑選,掮客常三成了幫他們代買物資的人。
常三為人穩重,機靈,手腳也干凈利落,很得校尉大人的喜歡。
“校尉大人您看,這邊是肉食,這邊是蔬菜,還有遼東的大米,您上次說江南的米不好吃,小人特意去買了遼東的。”
常三如數家珍一般訴說著物資:“還有一些常用的草藥,這三清山里面夏季濕氣重,大人您與兄弟們都能用得上。”
校尉聽得滿面笑容:“你小子行啊,有心了!將這些東西全都送進去吧!”
常三連連點頭,吆喝著人將東西全部送進去。
進入了別院,常三輕車熟路地捧著一個錦盒,前往別院深處的院子里。
院門外,守著一隊精干的羽林軍。
“站住!”
即便不是第一次見眼前的青年,羽林軍還是將錦盒內外全都檢查了一遍。
常三小心翼翼地說道:“軍爺,這是殿下上次要的硯臺、狼毫筆。”
羽林軍檢查完錦盒,又將常三的上上下下全都檢查了一番,確認無誤后才放他進去。
“進去吧!快去快回!”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