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白天里人太多,先是楊凡廣發了請帖,到了午時,凡是他治下有點頭臉的買賣人都到了,每人都有賀儀。
絮兒收紅包收的合不攏嘴。
酒菜是不認賬驢肉館友情贊助的,酒是方通提來的,據說摻了他家那真正的十全大補酒,不但味道好,而且貨真價實。據說這一頓午飯過后,縣里花街的營業額翻了一倍,連晚上走在大街上,也到處能聽見“哼哼哈嘿,快快使用雙截棍”的聲音。
楊凡的名氣越發大了,又說那一個晚上全縣三分之一的粉頭都伺候過他,而且時間絕對不少于一個時辰!
楊凡本就是風月場中的名人,這回全縣的粉頭們都覺得這楊班頭是個好人,一心地要替他傳揚美名,不過兩三日里,縣城中就流傳起一首歌謠,名字叫做“三愿十八抹”!曲子是現成的十八抹,只不過在詞上又加了三句,據說這三句是全縣的姐兒們們一致拍手叫了好的,
這三愿是這樣唱的:“一愿多金多情郎,良田百畝許多房,家中缺了少奶奶,從良!二愿得遇有情郎,心細如發好皮囊,縱然身在煙花地,多嘗!縱然前般都不遇,還有一愿心中藏,久聞楊凡好兒郎,鐵打的身子似豺狼,只愿夜夜他都在,從晚到早一直忙,走路彎腰靠扶墻,舟行千里全靠浪,萬花叢中便稱王!”
這詞兒填得好,曲子也妙,不過幾天功夫,竟然全縣傳唱一時。
其實這幾夜楊凡哪也沒去,就宅在家中,本來上輩子就是宅男,這輩子楊凡已經立志要做一匹四處奔騰的野馬,可是這大宅還真是看不夠,楊凡擺了一大桌,菜是醉仙樓叫來的好菜,酒是陳年的烈酒。
桌子上擺滿紅包,除了手下這群人的,還有楚蝶娘、毛家莊的毛信都送來了賀儀,不過最顯眼的還是一個大紅的紅包,這是全縣的花姐兒們湊的份子。
這紅包皮上除了寫著三愿,還有兩行小字,寫的是:全縣花開待君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