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年一大早就起來就到后山上的野菜坡忙活,有新長出來的鴨腳菜、野蔥、魚腥草、紫背菜、春芽、蕨菜、水牛花等野菜,不一會兒,就已經滿滿的一背簍。
隨后又到自家院子前面的菜地里采摘還綴著露水的薺菜、豌豆尖、香蔥、水芹等所有的嫩綠掐出水的菜,已經是滿滿的兩個籮筐。
再看時間,已經是早晨七點鐘,兩個多小時忙碌果然是沒有被辜負,氣候變得溫和,蔬菜也越來越有滋味。
遠處看去,山野還沉浸在云霧之中,狗爺是最乖巧懂事的,來來回回都跟著江小年,直到把她送到了電動車上。
公雞也在此時打鳴,果然是卯日星君,聲音穿透云霄,仿佛是叫著忙碌的農人們早早起來。
山巒薄霧就在道路的兩旁,漸漸在視野中遠去,以前只會趴在電腦前計算,改方案的江小年,現在也學會了趕圩,學會了在農村里的生活。
路上的人也越來越多,來到圩場,映入眼簾的是幾個大字:衣冠不整禁止進入市場。
江小年突然笑著起來,想起很小的時候,阿太告訴自己,他們那一輩人,對于趕圩是非常尊重的,來到這里必須穿戴整齊,有些少數民族還要穿著節日的民族服裝,才能款款走入圩場。
一些愛美麗經濟寬裕的女人,還是穿金戴銀的,到了圩場,先不忙著擺攤賣東西
,而是裊娜的在圩場走一圈,讓別人看看自己華麗的一面。
這里藏著祖輩們一去不復返的青春,而江小年在昨天晚上,就被阿太教育了一下,到了圩場,要到老街去擺,老街的人比較多,都是老人,他們愛熱鬧,也愛新鮮,去了之后,必須圍著圩場的街巷轉一圈。
江小年問,這又是什么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