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姜瑾在輿圖上的路線點了點:“豐州人口太少了,這一路上可以多弘揚我們戈鳳。”
這就有點‘傳道’那味了,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到戈鳳來。
酒香也怕巷子深,何況是戈鳳這個曾經‘惡名昭彰’的偏僻小城。
正常來說,再是逃難的人,一般都不會想到戈鳳來。
那她可不就得宣揚宣揚戈鳳現在的新風貌。
戈鳳暫時穩定,是時候吸納更多的人口和人才到戈鳳來,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
陳熙滿臉欽佩看著姜瑾,別人只看到一步,而她已經開始走百步了。
而她還只是一個14歲沒及笄的女子,不知等她成長起來會是何種風華。
姜瑾靠在椅子上,繼續道:“第三,就是探查信息,我們到戈鳳已經大半年,其他州郡是什么情況,不得而知。”
兩日后,姜瑾在城門口送別何黎和陳熙的隊伍。
這次她派了50名龍影衛和150名瑾陽軍出去,還有二十幾個頗有商業頭腦口齒伶俐的年輕男女。
天氣漸漸暖和,通過軍民合作,戈鳳終于把需要開荒的大部分地方都開了出來。
慕青和慕宛白忙的腳不沾地,忙著育苗,忙著播種,忙著施肥,漚肥……
由于外城在挖地基,四周邊緣地帶占用了不少地方,暫時只在中間位置開了3000畝地。
外城的兩邊加起來開了5000畝左右,面積不小。
前段時間姜瑾找了個機會拿出大量農作物種子。
有小麥,土豆,大豆,稻谷,紅薯,棉花,油菜,甜菜,辣椒等。
她不但要種糧食,還要榨油,還要榨糖,做衣物等等。
她本想種甘蔗,甘蔗的畝產和出糖率高,只是北地不太適合種甘蔗,她就選了甜菜。
由于這些大多是這個時代沒有的,姜瑾一一教學慕青祖孫兩人,給他們講解這些農作物的習性和吃肥等情況。
慕青看著紅薯滿是驚嘆:“主公,您是說這個紅薯的葉子也能吃?”
姜瑾肯定:“紅薯渾身都是寶,葉子可以吃,也可以喂豬,呃,就是豕。”
慕青:“……”不知為啥這話聽著怪怪的,感覺他們吃的和豕一樣。
姜瑾的聲音還在繼續:“這紅薯到時候可以做成紅薯粉,更耐放,如果方法得當放個幾年都沒問題。”
慕青激動的臉都紅了:“畝產還那么高,真是,真是,天佑我戈鳳。”
姜瑾又指著棉花種子道:“北地其實不太適合種棉花,棉花是溫帶作物,需要充足陽光、溫暖的氣候和濕潤的土壤條件。”
說著她嘆氣:“但我們條件有限,你也看到了,我們戈鳳的人口越來越多,我們需要布,需要棉花保暖。”
慕青自然是知道棉花習性的,更是知道棉花對于現在的戈鳳來說有多重要。
還不等他寬慰,姜瑾話鋒一轉:“好在這些棉花種子都是經過強化改良的,北地還是可以種的,只是可能產量低些。”
她說的產量低是針對25世紀來說的,對于這個世界來說,她的棉花高產的可怕。
慕青大喜:“這就好,這就好。”
想起什么,他又道:“主公不用過于擔憂,織布我們還可以用麻,我跟孫家借了不少亞麻和漢麻的種子。”
戈鳳什么都沒有,而她空間里基本什么農作物種子都有,就是沒有麻的種子。
好在孫家本是制布的,不但有麻的種子,還有蠶卵。
不過姜瑾目前對養蠶織絲綢沒太大興趣,成本高效率低,她只想要更實用更能量產的棉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