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瑾環顧一圈道:“編制問題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不再重復。”
“不過云羽你們幾人上次沒在,我這次側重講一下為什么9人或是12人為一班,這涉及到三三戰術……”
三三戰術雖然是成熟于熱武器時代的作戰方式,但這種通過小組之間的協同作戰來增強戰斗力的方式同樣適用于冷兵器時代。
戰術不拘于用在哪里,用在什么時候,而是要看當時的作戰環境和雙方的兵力分布等情況。
眾人都聽的很認真,眼神越來越亮,發現了這種戰術的厲害之處。
特別是叢林作戰,小規模作戰,這種戰術非常靈活多變,即使有傷亡也很容易補位,特別適用于姜瑾現在兵力少的情況。
云慈和周脽這些老將腦海里已經根據這種戰術變化出多種作戰方式。
姜瑾笑了笑,不再講這個話題,而是道:“今天剛買的62人我準備把他們全部訓練成士兵。”
“男奴45人,可分4個班,分別由云羽,秋武,魯平,云策擔任臨時班長。”
“女奴17人,加霜降一起18人,暫定為一個加強班,由夏蟬衣擔任臨時班長。”
夏蟬衣有些意外,沒想到姜瑾竟對她委以重任,讓她做班長。
而且,在她的認知里沒女兵,從來就沒有。
不過,想到姜瑾都有做爭天下之主的心,有女兵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姜瑾的聲音還在繼續:“目前所有士兵總6個班,暫時全部由周睢統領。”
“訓練必須有所側重,可分偵察兵,騎兵,步兵,但是,不管哪種兵種,日常的基礎訓練必不可少。”
“大家都說說,以我們目前行路的情況下,士兵訓練有什么好的建議?”
周睢,云慈,姚稷等人都是戰場老將,對于冷兵器的戰斗比姜瑾有經驗。
而且她要讓他們有參與感,有些東西從他們的嘴里說出來再實施,效率會更高。
周睢提議:“可增加摔跤和對抗訓練,增加士兵的戰場反應。”
姜瑾點頭:“可,還可讓他們班與班之間對抗,讓他們生出集體榮譽感和強烈的勝負欲。”
云慈提出意見:“北地遼闊,我們人手不多,有時候可能要跨兵種使用,我建議偵察兵和步兵也必須學會騎馬,不一定精通,但要會。”
姚稷和謝南蕭幾人也相繼提出自己的建議。
姜瑾頻頻點頭。
會議開了一個時辰,定下士兵的訓練計劃和目標,以及隊伍的行進路線和到達時間等。
事情定下來后,姜瑾開始思考糧食問題。
一下多了那么多人口,明面上的糧食就有些不夠了,堅持不到戈鳳。
她正想什么時候出去一趟找機會‘運’些糧食回來時,糧食,它自己送上門了!
因為,兩天后他們的隊伍碰到了一群埋伏在路邊密林的劫匪。
姜瑾問:“有多少人?”
周睢回:“估計幾十人吧,藏在前面路邊的密林中。”
那些烏合之眾自以為藏的很隱蔽,但哪能瞞得過他這個前去探路的老手,輕易就發現了他們的藏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