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千斤等人所想的還是要鼓動更多的人加入義軍的。不過最近這一個多月以來,這事兒便開始明顯變得越來越困難了。義軍高層趕緊派出大量人員四處去打聽情況。劉長子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來到羅東鎮的。
結合各地的所見所聞,劉長子他們倒是看出來了,朝廷最近這段時間明顯的加大了救濟災民的力度,措施上也更加有針對性和效率。各種糧食和物資持續不斷的被運送進來,而且在一些旱情已經有所緩解的地方,官府更是已經在嘗試重新組織生產活動了。若是這種情形一直持續下去的話,誰還會加入義軍呢?這一次官府的種種作為看上去平平無奇,然而卻稱得上是實實在在的、行之有效的、堂堂正正的陽謀。
若說一年之前,劉長子其實還壓根兒就沒有什么打天下、坐天下的想法的。父親劉通雖然是一方豪杰,但要說建立義軍、爭奪地盤之類的想法,那個時候是真沒有的,這事兒起碼在大災發生之前都顯得過于縹緲了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知為何事情便慢慢的發展到了如今的程度,劉通竟然一躍成為了義軍領袖。真要說這其中有什么苦心孤詣的謀劃,其實還真沒有,只能說“時勢造英雄”吧。總之,局勢的發展,把劉通推到了如今的位置,如今他與“李胡子”、"石道人"已然共同成為了義軍的三大領袖。而到了這個時候,慢慢的他們也都開始產生某些“想法”了。或者這應該也算人之常情吧,畢竟當手底下有幾十萬人,能被你號令行止時,那個場景絕對是很容易讓人上頭、上癮的。這種味道沒嘗試過的人永遠不會知道,而一旦嘗試過則永遠不會忘記,甚至會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劉長子在這潑天的富貴面前,也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心理變化。對于父親他自然是極為崇拜的,那個豪氣干云,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偉岸形象,到得如今已是越發的讓他高山仰止。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己表現出越來越恭敬的態度,這也不可避免的讓他心里有些飄飄然了。劉長子對于這些事情,還是感覺很沉醉的,而他顯然也很愿意讓這樣的感覺一直持續下去的。為此,他才會不辭勞苦行走各地,努力的為父親招攬更多的人。但是最近,這件事情明顯受到了阻礙。
經過調查,造成這一變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朝廷來人了。旱情兩年來,朝廷倒是一直在照本宣科的持續救災的。可是雖然災情持續,卻也并沒有到流民遍地,餓殍遍野的程度。直到差不多半年前,形勢才突然開始急速惡化,流民開始大量增加。而后,陸陸續續的幾十萬流民開始在向某些地方聚集。其實,這件事情就連劉通等幾位義軍首領也有些不太明白為什么會這樣的?不過,他們終究還是被局勢推著走,豎起了那桿大旗。
幾十萬流民的反常聚集,這樣的事情,肯定是會引起朝廷的警覺和重視的。這應該就是朝廷派人下來的原因。目前,已知悉此次下來處理賑災事宜的是一個叫周勃的大官,據說很有能力。但更多關于此人的信息,義軍方面便不是太清楚了。不過,只看羅東鎮的情況,若是朝廷都能如此賑災的話,那誰還愿意當什么流民,加入啥義軍啊?真以為好玩嗎?劉長子還是看得清楚這種事兒的,所以雖然他不認識周勃,也不知道其為人秉性,但卻已然對這個來自京城的大官,產生忌憚之心呢。因為他知道,想要讓西南地區的百姓愿意加入到他們那一方,是需要朝廷某種程度上的“配合”的。可是,若是朝廷賑災得力,百姓們的生活都能恢復如初了,那誰還愿意跟他們走了?他們便也失去了繼續發展下去的土壤了,這種情況對義軍而,當然是極其不利的。
雖然如今他們是和朝廷對著干的,但他們畢竟也曾是朝廷的治下之民。在心理上,對于那些站在朝堂上,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依舊還是有些天然的敬畏的。劉長子是非常不喜歡這種感覺的,某一刻,他眼中閃過一絲狠色:若是有機會,定要干掉那個姓周的大官。
雖然心里面覺得這個人很厲害,不過他們也是短短幾個月時間便拉起了一支幾十萬人的隊伍,并攻克了數縣之地的人的,也未必便會不如人家。只不過,大家長久以來,都生活在官府的淫威之下,心理上總還是會不自覺的感到低人一頭而已。可若是他能找個機會干掉那個周姓大官的話,那絕對會讓義軍士氣大振的。到時候,大家便都能看得明白,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人物,其實也不過是個普通人罷了,并沒有什么三頭六臂的,如此便也破除了心中對他們的戒懼了。而若是自己真的能做成這一大事的話,那父親在義軍中的地位必然也會更加穩固的。
就在劉長子心中做著這些謀劃時,另一邊,一個侍女模樣的女孩子匆匆忙忙的跑向施粥的大棚里,湊到那位周小姐的耳朵邊說著什么。周小姐的臉上隨即便露出笑容來,將手里的玉米餅子交給旁人后,便隨著那個侍女離開了。這一道美麗風景的離開,也使得小廣場上包括劉長子在內的許多年輕男孩子悵然若失,本來吃得香甜的粥和餅,也頓時變得索然無味了。
劉長子看著周小姐離去的方向,好一會兒后,才收回神來,匆匆吃完手上的東西,又朝身邊的幾個人打了個隱蔽的手勢后,便朝著鎮外行去。羅東鎮這里顯然是沒有什么機會搞事情的,而且他們就這么幾個人,還是首先保全自己要緊。另一方面,劉長子如今想的是,能不能想辦法探聽一下那個京城下來的大官如今身在何處?這個人威脅太大,若是能想辦法干掉他的話,倒是不妨一試的。當然,像他那樣的人物,身邊必然是守衛森嚴的,別說干掉他了,能不能有機會近身都還是問題了。不過,凡事總要去試一下的。去做了不一定會成事,但什么都不去做肯定就什么事兒都成不了。這是父親從小就教導自己的道理,要做任何事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困難的,無論如何,不要一遇到難處,便輕放棄。劉長子一直以來都在踐行著這些話。為此,雖然希望不大,但他還是決定去找找機會。而照一般情況判斷,從京城下來的大官,應該是會待在大城市里的。像羅東鎮這樣的小地方怕是接待不了那種大人物的。而在這周邊最大的城市,便是距離此地八十多里的――安順。那便先去安順城看一看再說吧。劉長子最后還是下意識的回頭瞧了一眼粥棚,不過當然是沒有那道身影了,隨后他回過頭來,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