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以為,包括那些為造船廠供料的商戶,也應該加入進來的。比如木料商,桐油商,油漆商,帆布商,麻繩商等等。這些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一艘船的質量,而質量直接影響著航行安全。是不是也應該請他們加入進來了?”
在場的人,在鄭浩帶頭后,便紛紛加入了討論。倒也不是他們忽然膽大了,而是他們發現,在他們任何一個人說話時,那位從京城來的年輕的市舶使大人,居然在認真的傾聽著,更重要的是他還不厭其煩的拿著筆記錄著他們所說的內容。這是什么情況?這位大人跟其他的上官,有點不一樣啊!可是,一想到,上官竟然這么重視自己的話,還親自拿筆記下,這事兒怎么忽然間讓人感覺有點興奮呢?不行不行,咱不能落后于人,高低得整倆句啊!于是乎,大家紛紛絞盡腦汁,腦洞大開,爭先恐后的獻獻策。而張恪從始至終都耐心聽著,認真記著,讓眾人對他平添了許多好感:這位年輕的大人,是真的在干事情的呀!
待大家發完畢后,張恪微笑道:“大家都說得很好,很全面啊。關于由誰來制定這個檢驗條例的問題,我提個意見,大家看看行不行。我們要成立一個小組,專門負責條例的制定。為了體現該條例的公正性,透明性,合理性。我建議,這個小組要邀請所有相關的人員參與制定工作。包括大家剛剛提到的船東,海員,船工等等,都要邀請一些代表進來,讓他們提供意見,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嘛,大家覺得怎么樣?”
“大人高見!”
“大人英明!”
“屬下贊成。”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事不宜遲。鄭主事,就由你來做這個小組的組長吧!”
“不妥,不妥。有大人在此,下官怎么可以越俎代庖來做組長的?還是大人您來吧!”
“呵呵,你呀!也罷,那這個組長就我來做吧。不過,我也就是在這里掛個名的,你們才是最了解船舶的人,事情還是要依靠你們才能做得成的。鄭主事,本官正式邀請你來做這個小組的副組長,并授權由你來牽頭,擬訂一個進入這個小組的人員名單出來,并發出邀請函,盡快召集他們來開會討論,開展條例的制定工作。為了方便工作,這個小組就命名為“船檢條例制定小組”吧。另外,當這個條例制定出來后,本官將會以市舶司衙門的名義將其上呈朝堂,并使之成為正式的法律文件。若是將來這部條例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那就有可能還會被收錄進蘭臺的,到時候參與制定條例的人,就可以留名青史了。事關重大,希望大家一定要多多予以重視。”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愣了一下:還有這好事啊?青史留名,那是多少人可遇不可求的夢想啊,就這么讓咱碰上了?這個八字還沒一撇的條例還能被收進蘭臺?蘭臺是什么地方?那是人朝保管最重要文獻的場所啊,能被收進蘭臺的文檔,那不僅代表著其價值是被當代人認可的,也代表著這將會成為流傳于后世的文獻。這么說的話,還真的有可能青史留名的。這位張大人該不會是在畫大餅吧?可是,萬一是真的呢?不管呢,這個小組,必須得想辦法進去啊!忽然之間,這會議室里的氣氛就變了,所有的人都像餓狼一樣盯著鄭浩,讓他忍不住的打了個哆嗦。
張恪見狀,暗自滿意的點了點頭:嗯,成功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了。其實,他倒也不是純粹在畫餅,正如他所說的,這事兒還是有“有可能”的嘛!嘿嘿嘿!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