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小族長的奮斗 > 第12章 海運

      第12章 海運

      張恪點頭道:“大人說的是,然而下官以為,我人朝對于海洋資源的開發其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船太小了,只能在近海處捕撈漁獲,終究是舍大取小。大人可知,在那海外之地,有著數之不盡的大小島嶼,那上面不僅漁產極為豐富,更還有諸多物產,例如林木,香料,瓜果,野生動植物,甚至還有許多大陸之上難道一見的藥物,礦產。那些東西大多是曝露在天地間的無主之物,若能將他們帶回來,那是多么大的一筆財富啊!”

      郭守敬逐漸的聽明白了,他凝著眉頭道:“敬之,想去參觀造船廠,是想看看他們能不能造大船?”

      張恪點頭道:“是啊,海上風浪大,我們的那些江船都太小了,經不起那么大的風浪的。而且大海茫茫,若沒有大船,不能攜帶足夠的補給物資,豈非有去無回?所以,想要走向海外,必須先造出大船來。”

      郭守敬看著他,沉聲道:“此事,恐怕不容易啊!”

      張恪聞,嘆了口氣。人朝立國千年,豈會沒有人看到海洋之利,但卻始終不愿意走出去。這里面,固然有造船技術,航海技術不足的原因,但根本上的原因,其實還是在意識形態上。這畢竟是個以農立國的國家,農為本的思想深入到這個國家的末梢神經里。大家習慣了在那一畝三分地中去刨食,即使遇上天災人禍,少了收成,也不改初衷,一邊忍受貧窮饑荒,一邊反省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壞事,遭到天遣了。卻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去另辟蹊徑,走向海洋。大家寧愿在陸地之上和其他種族,爭地盤搶資源,也不愿意換一個方向,走向深藍之地,去攫取財富。陸地,不僅禁錮了人族的身體,也封閉了他們的思想,想要改變這種觀念,委實是不容易的。

      此事雖難,但張恪自然不會就此放棄。思索一番后,想起前世的一句話:要致富,先修路。張恪靈光一閃:雖然這句話指的是陸地運輸,通過打通陸地的運輸通道,進而促進貿易繁榮和經濟發展。但其實,套用過來海上運輸的話,應該也是行得通的,只不過是換個說法:要致富,先造船。譬如百年前,也是隨著運河的打通,河運才開始繁榮,并帶動沿岸經濟蓬勃發展的。所以,若能照搬這種模式,造出大船,先將海運發展起來,等大家看到海運的便利,產生經濟動能后,到時候,都不用他去費什么口舌,自然就會有人為了逐利,加入其中。假以時日,當越來越多的人被綁到這條利益鏈上,并以此為生,那個時候,走向大海,豈非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此事雖然還有諸多細節要去推敲完善,但方向卻是有了,那就可以開始推動了。

      張恪將自己欲意推動海運的想法,告訴郭守敬后,又道:“相比于河運,海船一次能夠承運的貨物更多,運費自然也更低。大人也知道,經過百年的發展,運河的運力其實已經嚴重不足了。特別是那些大宗商品的販運,為了便于在江河中行駛,貨船就不能造得太大,因此單次的載運量,也就不可能太多;在一些河段,由于疏浚維護不利,造成淤塞,再加上關卡眾多等等,也經常會造成擁堵;若遇到南方夏汛,北方河面結冰時,還要停運,有時甚至一停好幾個月,這就把許多事情都給耽誤了。可如果我們能夠造出大海船,走海運的話,這些便通通不是問題了。”

      郭守敬聽完,沉思道:“敬之所,甚有道理,雖然海運也并非沒有其它的問題。但確實,多一條路,就多一份保障。就單說運糧之事,若遇到汛期或是河道擁堵,便只能依靠人力畜力從陸上運糧,不僅效率低下,光是運輸時的人吃馬嚼,就已經將糧食消耗了大半。其他的貨物還好說,但糧食的供應卻是斷斷不能出現問題的。我看,這事兒倒確實是可以做一做的。”

      見郭守敬贊同了他的想法,張恪大為振奮,雖然此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阻力也必然不小。畢竟要把河運變做海運,難免就會動到一些人的利益。但還是要努力去爭取的,而如今有了水部郎中的支持,張恪也多了一分信心。而首先要解決的,還是造海船的問題,沒有海船,其它的就都談不上了。

      _c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