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石家的時候,姜麗娘特意露了一手,跟元娘聯合下廚,做了一鍋新鮮熱乎的豆腐腦叫師娘和師兄們嘗個鮮。
石家跟姜家可不一樣,市面上有的、沒有的調料都能在廚房找到,酸甜苦辣咸應有盡有。
姜麗娘還找到了蜂蜜,滿滿的一罐子!
石筠祖籍青州,是標準的北方士人,何夫人與其余幾個弟子也是北方出身,口味與石筠如出一轍,元娘跟姜寧同樣如此。
只有姜麗娘,這輩子生是北方人,魂兒是南方鬼,嗜甜如命。
石筠痛快的將一碗豆腐腦吃完,說:“還是吃咸的更有滋味,怎么會有人往豆腐腦里邊加糖?好生奇怪!”
他的弟子慕雪漁也道:“加甜的東西進去,難道不會覺得不爽利嗎?”
其余幾人紛紛附和。
姜麗娘:“?”
緩緩停下了伸向蜂蜜的手。
何夫人笑瞇瞇的在旁邊看著,見這小姑娘抱著蜂蜜罐像只可愛的小熊,這會兒又想趁人不注意把手縮回來,笑的身體打顫:“傻孩子,他們逗你呢,吃你的就成了,別理他們……”
其余人哈哈大笑。
姜麗娘漲紅著臉,氣鼓鼓的嘟囔道:“真討厭啊你們這群人!”
……
這次回來,石筠對三個弟子的要求,便顯而易見的多了起來。
先問他們的根基,再逐一制定學習計劃。
元娘向來知道堂妹聰明,卻不知道她居然這樣聰明,幾千字的一篇文章,從頭到尾讀上兩遍,就能背得一字不差。
在元娘旁邊,姜寧都要看傻了。
姜麗娘見狀也是無奈。
哥哥姐姐噯,真不是妹妹想秀啊,主要妹妹上輩子也是這樣的,妹妹的爸媽也這樣啊!
所以我是真的不能理解為什么會有人一篇千八百字的文章一晚上翻來覆去背不下啊!
姜麗娘自己估摸著,如果讀書能力能夠數據化,滿分100的話,她大概在95上下,不敢跟最頂尖的那一撥兒天才比肩,但也算是出類拔萃。
元娘腦子也很靈活,只是吃虧在從小見識的少,又沒錢讀書,大概是85左右,是普通人里的佼佼者,但還不算天才。
最差的就是大哥姜寧……
呃,在及格線掙扎吧_(3」∠)_
石筠對這結果不算意外,先給元娘和姜寧制定了學習計劃,又對姜麗娘進行一對一指導。
他抱過去厚厚的一摞書:“七天之內,把這些看完,吃透,我要考你。”
姜麗娘輕輕松松,毫無壓力:“沒問題!”
石筠奇怪的看著她,問:“你這個手勢……是什么意思?”
媽耶!
姜麗娘這才反應過來,一不留神擺了個ok。
她趕緊把手收到袖子里,訕訕的笑:“抽筋了。”
石筠瞥了她一眼,沒說什么。
……
姜麗娘做了個學習計劃表,分六天完成石筠布置的任務,每天完成計劃內的事情,就開始鉆研賺錢的法子。
太多太多了――這不是撿錢嗎?!
姜麗娘打上輩子開始就過目不忘,這份才能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她不會覺得記憶,亦或者背誦是一件難事。
因為這個原因,她有著許多看似高大上,但是生活中基本用不到的技能。
譬如說,她能一字不落的背誦《金剛經》、《心經》、《地藏經》……
這輩子她要是投了個男胎,備不住就要冒充一下轉世佛子,去廟里邊享福了……
扯多了。
這個技能的獲得,要追溯到她上小學的時候,某個同學帶過去一本鬼故事,姜麗娘閑來無事看完了,白天倒是覺得還好,到了晚上,卻怕得睡不著。
她媽就教她用魔法打敗魔法:“鬼最怕的是什么?是佛祖跟菩薩!你背幾本佛經,害怕的時候念一念,哪個鬼敢到你面前?佛祖分分鐘打死他們!”
姜麗娘:“……”
有道理哎!
她爸在旁邊抿著嘴笑:“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嗎?”
她媽白了她爸一眼:“你別管,小行害怕呢。”
噢,前世她也姓姜,只是當然不叫姜麗娘。
她叫姜行。
再之后,等姜行上初中,穿越小說開始流行,她買了兩本拿回家,她媽看著花里胡哨的封面問她:“什么書哇?”
姜行說:“穿越的書,哎呀,媽你不懂啦!”
她媽用鼻子哼了一聲:“我要是不懂,那還有誰懂?知道你媽在學校靠什么吃飯嗎?”
連夜給她碼了一份以她水準能看懂的物理類科普文章。
姜行雖然也參加物理競賽,但是接觸的還沒有這么深,一邊喝牛奶,一邊問她媽:“真的能穿越啊?”
她媽說:“理論上是有可能的。”
看她若有所思的樣子,又壞笑著說:“說不定你明天就穿了呢?”
姜行:“……不行。”
姜行:“那我得做點準備啊!”
她媽忍著笑,看著自己像只小呆頭鵝一樣的女兒,說:“做什么準備呀?”
姜行:“古代沒有的東西,我都得準備著啊,人家女主穿過去都在做玻璃肥皂呢――”
她爸在旁邊插了一句:“萬一你穿星際去了怎么辦?現在的科技對于星際時代,就相當于遠古時代之于我們啊?”
姜行撓了撓頭,心事重重道:“唉,現在顧不上那么多了,先把能做的事情做完吧,媽,你有沒有什么推薦的書啊?”
她媽被她逗得哈哈大笑,但之后還真給她搜羅了不少書目,《天工開物》,《齊民要術》,《傷寒雜病論》,還有《野外生存小技巧1000則》等等等等,買回家之后書架上擺滿了一整排。
還問她:“你要是穿成個小男生,是不是還要學學兵法呀?你爺爺家里有專門的農書,你有空自己去看哦。”
姜行特別認真的點頭:“嗯!”
看過的那些書,因為隔得太久,不說是記下了100,起碼也有個8、90,夠用了。
坐在書房里邊喝著酸梅湯,姜麗娘自己都覺得這是欺負人。
給我足夠的材料和人手,蒸汽機我也能給你擼出來啊!
不過這玩意兒好像有點太超前了,不能隨隨便便搞吧?
悖肽敲炊喔墑裁矗
先搞個簡單又不犯忌諱的出來試試水。
先前出馬車送他們兄妹幾個回去的那位韓師嫂,出身異常的顯赫,父親是遼東刺史,還有個哥哥在少府辦差,姜麗娘就盤算著,要不要把水泥搞出來呢?
韓師嫂對他們這么好,自家也要投桃報李呀!
有著劉財主的教訓,姜麗娘對于這類新鮮事物也是很小心的,沒有貿然去聯絡師兄孫三橋跟師嫂韓夫人,而是悄悄問石筠:“老師,我有個跟豆腐腦一樣的有趣方子,不過是營造上能用到的,能不能跟韓師嫂合伙兒,賺點米面錢啊?”
要是可行,就順著這個方向走下去,要是不行,賺一筆就收手!
石筠道:“營造上能用到的方子――你想走少府的門路?”
要不都喜歡跟聰明人說話呢!
姜麗娘道:“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石筠了然道:“你是想報答韓氏?”
姜麗娘就把師兄們家里都差人往西堡村走動過的事情告訴石筠:“怎么能不有所回報呢?”
石筠卻搖頭道:“他們前去是人情往來,并非施恩,不必急于回報。”
又問:“你這法子能用來做什么?”
姜麗娘說:“修路也可,筑墻蓋房也可,營建上的事情,都能用到!”
“那就不要跟韓氏合作了。”
石筠說:“西園那邊一直空置著,少有人去,我找幾個人供你差遣,你先搞出來叫我看看,若是誠然得用……”
姜麗娘:“再聯系韓師嫂?”
石筠笑得無奈:“你怎么只記得一個韓師嫂?”
姜麗娘理所應當的說:“因為韓師嫂對我們好呀,吃的穿的玩的,無微不至,我不記得她,該記得誰?”
石筠笑著搖搖頭,又正色提點她:“馬上就是高祖皇帝的冥誕了,如若你搞出來的東西誠然得用,我便走動關系,遞到太常府上去,叫他們聯合少府修繕高廟,如是一來,你還怕此物沒有用武之地嗎?”
“你大抵也知道,你哥哥并不是讀書的料,但是對于料理庶務,倒真是一把好手,你若是舍得,便將這功勞歸到他身上,叫在少府謀個官職,豈不是好過他繼續在書本上虛耗年華?如此一來,既給了你哥哥一個出身,也擢升了你家門楣,豈不是一舉兩得!”
姜麗娘聽得豁然開朗,心向神往:“還能這樣嗎?”
石筠道:“怎么不能呢?”
姜麗娘精神振奮,干勁滿滿:“您點人給我,我馬上就去辦!”
石筠應了一聲,又意味深長道:“給你哥哥一個少府官員的出身,還另有一重好處,若你以后再有了什么奇思妙想,外邊也能有個人替你走動不是?”
姜麗娘裝傻:“我可不是白用老師家的園子,等賺了錢,我按月付租金的,我是您的弟子,您得給我算便宜一點呀~”
石筠從鼻子里邊哼了兩聲,算是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