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行動的核心思想是威懾!
神機營出發前的準備可以非常的從容,不用像上一次那樣著急忙慌的出兵。
同屬京營行列的神機營,其實有很強的獨立性。牲口車馬,彈藥儲備充足,一開始賈璉就是奔著快速出動的想法來打造這支軍隊。
就目前來看,還是有很多不足,因為行軍速度受限于步行。
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中原王朝弄出了騾子,都沒有弄出夏爾馬這類挽馬。
怎么說呢,古今中外,歷朝歷代都差不多,一旦安定下來后,整個國家高層都會快速的陷入安于享樂的狀態。
為了這次出征,賈璉特意上了一份“秋操”的折子。這是為了名正順,畢竟玄理那邊還不是叛軍。
承輝帝火速經內閣會議批準的同時,岳齊出任兵部尚書,去掉了之前的領兵部尚書銜。
這個事情在引發了大周朝野的震動!四十年了,又一個武將出身的人,從文臣的手里奪回了兵部尚書的職位。
賈璉沒有參加這次內閣會議,但是內閣會議的消息,卻及時的傳到了賈璉這里。
承輝帝在會議上的原話:事實已經無數次證明,帝國的軍事行動和建軍戰略,不能也不該操持在外行的手里。是時候糾正這個錯誤了!
該事件被后來的史學家們認為,這是承輝帝文武相制,平衡朝廷的策略。
大周的閣臣們沒有勇氣反抗承輝帝的決斷,被文臣們認為是懦弱的表現,是文官集團的叛徒。
文臣們發起了一次猛烈的攻擊,不是針對皇帝,也不是針對勛貴,而是針對內閣。
在京城的文官,有一大半人都上了奏折,都在要求罷免無能的內閣。罪名就是這么簡單粗暴。
消息傳到了地方,各省文官們也炸了窩,紛紛上奏,要求罷免本屆內閣。
這些都是后話了,與賈璉沒啥關系。
承輝帝下旨,賈璉再領左軍都督銜,總負責本次秋操。
賈璉把這次行動當做一個拉練,要求參謀部的人員,制定好行軍計劃,每天走多遠,哪里安排兵站等等。
有上一次經驗,參謀部快速的做好了計劃,得到賈璉的批準后開始實施。先期派員沿途勘察地點,選擇扎營地點,兵站地點,就此采購物資囤積。按照賈璉的要求,部隊出發之日起,一律不得進入城鎮村寨扎營,沒人攜帶三天的干糧之外,其他的全部要參謀部提前準備好。絕對不能出現部隊到了某地扎營后,還要就地采購軍需的事情發生。
神機營的參謀處已經擴大到六十余人,分作戰、后勤兩個科。參謀處長官為參將銜。
有趣的是,無論賈璉怎么折騰神機營,承輝帝都采取默許的態度,有要求也都答應。
賈璉的判斷,承輝帝是打算用神機營為樣板部隊,以此為基礎改造京營。
至于說賈家人重掌兵權帶來的危機,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機面前,承輝帝只能暫時放一放。
最關鍵的,賈璉的所作所為,承輝帝感覺到放心。當這個習慣認知養成之后,想改變是很難的。
岳齊出任兵部尚書的事情,帶來的熱點把賈璉搞出的動靜給壓下去了。
趁著準備期間,賈璉與一干技術官員搞了幾次活動,關系處的都不錯。
別看這些人的官不大,手里實際掌握的權利都不小,他們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在單位里都是離不開的干活的人。
對于賈璉搞所謂的賈氏實學,承輝帝表示我就看看。你個勛貴出身的家伙,不去抓軍隊,跑來搞學問,這不是“歪門邪道”么?
你看,承輝帝很放心。
三日后,賈璉再次領兵出征,天微微亮,城門剛打開,神機營騎兵作為先鋒出發了。
早起的市民發現了這支隊伍的裝備大不相同,身背火槍,腰間還有馬刀。
隨后就是步炮輜重,一萬多人的隊伍,出城的過程非常壯觀,這是京城唯一的一支駐扎城內的重裝部隊,被人們視為定海神針。
越來越多的百姓發現后,起來圍觀這支隊伍,不知何時起,人群不斷地爆發歡呼聲,為這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強軍。
一支軍隊的威風是打出來的,一支軍隊的民心,靠的是日積月累。
京城的普通百姓已經有一個共識,神機營面對百姓秋毫無犯,是當代的岳家軍。
至于其他的部隊,軍紀再好,都會有欺負百姓的事情發生,而且還不是個例。
賈璉帶著一百家將,策馬行走在隊伍中間,裝束上非常的特別,現代人看了也不會稀奇的寬大長褲配上衣。
唯一還保持當代風格的就是馬靴了!
因為不是軍隊,所以可以不用穿制式的軍裝,說實話,賈璉對周軍延續明軍的軍裝,忍受很久了。這次抓住機會,搞一些看看外界反應。
作為一直實際意義上的近代軍隊,制服當然要走行動方便的簡潔款!
乾清宮!
“賈璉出城了?”承輝帝面帶得色的問話,盡管朝臣們的彈劾奏章如潮水一般,承輝帝心情卻非常的好,不就是彈劾么,留中就是。
眼下這個內閣,除了軍事上太辣眼睛,真很好用的。
所以呢,無論朝臣們怎么鬧,承輝帝都以沉默應對,過了一段時間再說。
當然了,這些文臣們被太上皇慣壞了,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鬧出別的事情來。
“回圣人,出城了。百姓看了,交口稱贊,說神機營軍威雄壯,賈大人新裝束挺拔,乃本朝的人樣子。”裘世安實話實話,沒摻水。
“新裝束?”承輝帝聽出了端倪,下意識的問一句。賈璉的新裝束為何要單獨拿出來說。
“對,一種上衣和褲子的兩截服飾,還有頂帽子,想來是賈璉鼓搗出來的,為了騎馬行軍打仗的方便,只有他與家將隨從穿了。”
承輝帝注意力被吸引了:“回頭弄一套看看。對了,文官們沒有新的動作吧?”
“有,最近下值后,幾位閣臣的家門口被堵了,不少人還丟青菜和雞蛋,太浪費!”裘世安不知道為何,說著就想笑。
這個怎么說呢,以前有點啥事情,內閣都是甩鍋給皇帝的,尤其是方白衣為首輔時,太上皇沒少被罵。
裘世安是那個時代過來的,所以覺得很神奇,想笑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