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購房者支付了全部的房價款,承擔了開發的全部風險;然后是開發商占用了購房者的資金,實現了"空手套白狼"的經營模式,而且是購房者承擔了資金利息;最后是通過住房按揭把開發風險轉嫁到銀行。
淮州雖然認真執行了資金監管制度,但仍抵不住一場資本的狂歡。
‘城央花園’開盤第一天,就出現了有人團購一棟樓的情形。
能夠有這么大手筆的,除了惡名遍布全國的‘太太炒房團’,還能有誰?
開發商為了賺錢,可不在乎是誰買走了房子,他們甚至在售樓部扯出‘熱烈歡迎溫州籍客戶蒞臨參觀’的條幅。
炒房團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央花園’的樓盤一天漲了一千!
老百姓看到房價瘋漲,當即也不淡定了,一窩蜂地涌入售樓部,把售樓部玻璃門都給擠碎了,還砸傷了好幾個人。
眼看‘城央花園’大賣,其它開發商也都紅了眼兒,不約而同地準備提前開盤,也要下場分一杯羹。
針對這種情況,市里主要領導連夜開了一個會。
也難怪領導們著急,這房價一天之內從六千漲到七千,省里肯定會問責的。
不知什么時候,商品房價格也成了考核政績的一項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