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年底,經過短短幾個月,何沖鄉已經發生了悄然改變。
首先是衛生搞好了。
不管是鄉里的街道,還是村里的各個犄角旮旯,再也見不到過去那種塑料袋子滿天飛、垃圾滿地堆的場景。
其次是老百姓賭博的少了。
過去人們沒事就打牌,都是因為沒事干,閑的。
現在,養殖戶忙著搞養殖,其它農戶也都慢慢的找到了其它活計。
比如,‘何沖養殖合作社’、‘宏升養殖服務公司’和嶺西農大合作的‘淮州雞’養殖示范基地建設,在家門口就能解決許多用工問題。
這個示范基地以科研和教育為主,在為嶺西農大提供教育服務的同時,也能輻射周邊的養殖戶,對何沖鄉的養殖產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當然,經過全鄉上下半年的努力,‘何沖養殖合作社’的第一批成雞終于要出欄了。
蘇荷上一次做的采訪,因為要回學校搞畢業答辯,就沒有上報。
這一次,她又來了,而且還換了個身份――嶺西日報正式記者。
蘇荷見到梁棟,向他炫耀了一下她的記者證,梁棟不由衷地說了句:“恭喜。”
蘇荷‘切’了一聲,翻著白眼說:“沒有一點誠意。”
梁棟不想跟她斗嘴,就在‘宏升養殖服務公司’的屠宰車間前,搞起了指揮。
劉宏升也是舍得下本錢,引進的這條屠宰線比‘宏輝集團’那條還要先進,滿負荷日加工量可以達到五萬只活禽。
這一次集中出欄的成雞因為量太大,網絡銷售只能解決一部分,大部分還是要靠全國各地的分銷商,銷往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