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嗶嗶――
一長五短,刺耳的集合哨聲在營區里炸響。
宿舍里,戰士們迅速睜開眼睛,如同條件反射一般迅速穿上衣服,佩戴好所有裝備整齊有序且迅速的沖到樓下集合。
樓下,特戰連長李家勝手里掐著秒表,記錄著最后一名戰士歸隊時間。
不到兩分半的時間,整個特戰連就全部集合完畢,而且是連帶著打背包一起。
這速度,已經是相當驚人了。
“向左看齊!”
“向前看!”
“稍息!”
“立正!”
一套口令簡單整隊,李家勝來到袁峰面前敬禮:“報告教官,特戰連已全部集合完畢,請指示!”
袁峰回了個禮,走到隊伍前面:“講一下!接到上級命令,九天后我們將在西北某地,與加強團展開對抗,而對抗形式并非以往那種常規模式。”
“而是,我們兩方會作為支援部隊的形式,參與介入到別人的演習當中。”
“通俗來說,我們和加強團都是戰場外援,而這場對抗比得就是哪一方能夠在支援過程中,表現更加出色,對作戰部隊提供更大的幫助。”
現場,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盯著袁峰。
眼里絲毫沒有困意,有的只是對戰斗的渴望。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只有戰場才是能夠真正檢驗他們訓練成果的地方。
而這次對抗形式,相對于以往的演習對抗科目來說,非常新穎,也是以往沒有經歷過的。
這次的正面戰場是別人的,而他們會作為二三線支援部隊的形式,在戰斗進行到某個節點時,被批準進入到戰場對各自紅藍雙方進行援助。
如此一來,考驗的就不僅僅是一支隊伍的戰斗力。
還有協調性,機動性,以及在陌生環境下快速運送物資,保障戰斗的綜合能力。
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挑戰,更是一次充分展示自己所學軍事技能的機會。
袁峰嚴肅說道:“接下來的這場戰斗會在西北地區進行,而當地氣候環境與我們現在所處,會有很大不同。所以,未來幾天,我將會帶你們提前適應。”
“場地已經挑好了,環境惡劣,風沙較大,氣溫高,目的是專門模擬西北部分地區的惡劣氣候條件。”
“現在立即登車,準備出發!全體向右轉,跑步走!”
戰士們迅速朝著右側運兵車沖去。
動作迅速,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等所有人都登車后,袁峰和李家勝也上了一輛吉普車,下達出發的命令。
特戰連的車子快速離開營區的同時,另一頭的營長周付軍,和教導員許天材也在給營里其他戰士做動員。
周付軍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聯系到西北戰區大致摸清了接下來那場戰斗所處的大概位置。
所以,他準備采用先發制人的方式,先一步奔赴“戰場”。
在距離戰場最近的外圍區域安營扎寨,組織訓練。
如此一來,等到命令到來時,他們也能在第一時間內進入演習區域,對所屬的那一方進行支援。
雖然這樣有點賴皮,但打仗就是這樣,講究的就是兵貴神速,先發制人,出其不意。
從這點兒上,周付軍的想法倒是和早期秦風的想法不謀而合了。
而合成33旅這邊,也在緊鑼密鼓的開展一系列針對性訓練。
包括但不限于,調整作息時間,早上可以多睡半小時,每日三餐改為每日兩餐,早餐時間推遲但卻安排的格外豐盛。
這樣,就用中午最熱太陽最烈的時候來抓緊戶外訓練,以此來充分適應大西北地區酷熱干燥的氣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