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過后,空氣里是野花芬芳和泥土清香,但落進心緒重重的人那,也許只剩腥氣,也掩不住朝堂之上日益濃郁的硝煙味。
例如這些如同雪花般飛入樞密院邊關的軍報。
若是些尋常的報備便罷了,可偏偏內容一次比一次緊急,字里行間透出的焦灼也幾乎要灼傷閱者的指尖。
“樓蘭主力騎兵大規模集結于黑水河對岸,無視我方警告,仍舊日夜操練,似有強渡之意;我軍前沿哨所壓力倍增,請求朝廷增派援軍與重型弩機!”
“西北冬季氣溫又降,軍中寒衣儲備即將告罄,現已有士兵凍傷,請求朝廷加送棉衣;大雪封路,大雨又導致土路泥濘,現在糧草運輸進度遲緩,恐難及時趕到以支撐大軍久戰!”
“軍中突發咳喘之疾,瘟疫蔓延迅速,疑似時疫。隨軍醫官束手無策,且藥材緊缺,病倒者已逾百人,若朝廷再不施以援手,恐怕動搖軍心!”
內閣值房內,燈火徹夜不熄。
幾位忠于江律衡的重臣面色凝重,圍著巨大的沙盤和堆積如山的文書,不斷調撥著所能調動的一切資源,試圖從沙盤上看出些許破局的轉機。
他們的額角即使沁出了冷汗,但也都顧不上擦。
然而,他們的每一個決策,都仿佛被陷入了無形的泥沼,被拖拽、掙扎然后失敗。
戶部尚書劉成掌管錢糧,對增撥軍餉、采購寒衣藥材的申請,總是慢條斯理地審核、再審核,甚至搬出各種章程條款,或是強調國庫艱難,說自己必須“酌情辦理”、“分批撥付”,這效率低得令人發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