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科場現形記 > 四、畫室中的學習

      四、畫室中的學習

      &#160;&#160;&#160;&#160;實踐課助教給出每天練習的題目,由學生自己畫畫,每天至少三張,助教給予指導負責助教小班,50人左右(畫室)每天8小時

      &#160;&#160;&#160;&#160;文化課外聘教師大班6月~11月:每天4小時

      &#160;&#160;&#160;&#160;11月~3月:每天1小時

      &#160;&#160;&#160;&#160;其中,實踐課又分為以下3種:素描課的內容為人物頭像、半身帶手、石膏頭像寫生和默寫;色彩課的內容為靜物寫生和默寫;速寫的內容為人物動態寫生。

      &#160;&#160;&#160;&#160;這些課程看似非常符合高考要求,但實際操作中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小雨這樣評價理論課:“開始的時候,上大課的人太多了,老師站在講臺上,說話聲音很小,同學們又很吵,稍微坐后面就聽不見。但是前面的座占不到,就只能坐在講臺下面聽課……后來是很多人都覺得理論的東西聽了也沒用,干脆就不去,在畫室里畫畫,或者出去聊天。”而小石干脆就說,這地方的助教都不負責。“要說畫,他們畫得也不好,三本學校畢業的,就懂高考而已,根本不懂畫……早上8點人都來齊了也不見他們來,想找他們給看看畫都找不到人……你別指望他們來輔導了,只能靠自己。他們肯定又跑去招學生了,招到就是錢啊。我感覺也就是主講老師講得好一些,別的人大部分都不行。但是主講老師不可能給你上實踐課啊,那么多人他們咋可能忙得過來?助教管50個人都管不過來了……”小林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他說,自己對美術一竅不通,剛進畫室的時候興致很高,想好好學畫一展宏圖的,但是上理論的時候,黑壓壓一片人在教室里,什么都聽不清楚,聽清楚了,發現老師又在講高考應試的東西,跟(普通)學校里沒什么區別;每天,助教和自己的交流不會超過5分鐘,也沒法給自己什么指導。他說,自己被父親逼著學美術,已經很不開心了,現在上課這么無聊,畫畫更是摸不著門道,于是越發懈怠了。8小時的實踐課,他每天頂多去5小時,即使在教室也是“坐暈車”。

      &#160;&#160;&#160;&#160;2自學和自覺的畫室

      &#160;&#160;&#160;&#160;缺乏助教老師的指導和監督,畫室就變成了一個單純自學和自覺的--&gt;&gt;場所。不過好在,他們還有由主講老師編寫的教材:《色彩精品臨摹》、《色彩理論集》、《精品臨摹基礎素描頭像》、《色彩靜物》、《速寫人物》,里頭是高考經常出現的石膏像、人物、靜物與風景。畫室的學生幾乎人手一冊,反復臨摹、練習。小石說,他每天為高考練習得不多,就三張圖,一張水粉,一張素描,另一張也許畫速寫。畫完了他就會仔細揣摩好畫,因為無論是省統考還是各個學校自己組織的考試,都有固定的套路,不必在其上多花時間。這些都做完以后,小石要么就逃課,要么就開始畫別的。他說:“我有自己的方法。畫畫不是用手,是用腦、是理解。他們也都不用功,所以考得就不好。真正用心考的都不會差。這和文化課也是相通的……學什么東西都要想。”

      &#160;&#160;&#160;&#160;但小石畢竟有著多年的美術基礎,在班里水平是數一數二的。而以小雨為代表的沒有基礎又想考個好學校的同學們,每天至少要臨摹三張、再畫出三張來,不可能有別的余地。小雨說,8小時根本不夠自己畫的。她就住在畫室樓上的學生公寓里,早起吃了飯就下樓畫畫,畫到10點半。除了上文化課和吃飯外,她一直在畫,弄得滿手滿身都是炭筆的黑塵,可即使這樣也和小石的畫、和教材上的好畫差得很遠。沒有老師的點撥,她只是一個勁兒地向前沖,卻不知道自己沖的方向對不對,只能盡力根據電教課上老師的講述來模仿。她很羨慕小石的自由,與此同時她也有止不住的擔心:只會畫石膏頭像和靜物的自己如果沒考上大學,究竟有什么出路呢?有時,她也會覺得如果畫畫的時間全都用在文化課上,說不定也能考上本科,可是她已經沒有退路了。平均畫一張色彩耗掉4塊錢的畫材,一張素描2塊錢。在畫室的近10個月里,小雨僅僅是畫材就花了6000元以上。加上學費、住宿費、生活費,參加統考以前,她已經花了將近3萬元。家里經濟拮據,她不想讓父母失望,只有加倍努力。

      &#160;&#160;&#160;&#160;除了有目標的小石和小雨等人以外,小林等對美術高考沒有追求的人則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起初的小林很高傲。他覺得普通高考可以考過本科線的自己能很輕易通過美術高考,可是后來才發現,“美術也不是那么容易學的啊,我坐不住,畫不下去,他們一天畫五張,我畫個一張半就煩了……這還高考什么啊?”后來,小林慢慢發現班上還有很多和自己想法類似的同學,便常常和他們一起逃課,去網吧,打臺球。這種逃課很容易:家長以為自己在畫室,而助教根本不會管自己有沒有早退。這種自由的生活實在是一種享受。于是走進畫室,可以看到很多座位是空蕩蕩的,有三三兩兩的人擠在一起聊天,而另一些人在奮筆疾“畫”。他們各自都懷著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向往。

      &#160;&#160;&#160;&#160;3文化課與復讀

      &#160;&#160;&#160;&#160;a畫室為高三學生提供了文化課程(從6月到次年3月),但并不是所有考生都會參加a畫室的文化課教學。小石就是其中之一,在省重點高中就讀的他覺得畫室請來上文化課的老師質量都不高。所以他沒有選擇a畫室的文化課培訓,而是請了高中的老師給自己當家教。

      &#160;&#160;&#160;&#160;x老師告訴筆者,a畫室的文化課教學,其實就是一個對著考試大綱和高考試卷“抓考點”逐個擊破的過程。因為畫室的同學們文化課成績普遍偏低,大部分人的成績都在三本線附近徘徊,所以這種立足高考試卷的基礎方法還是有用的。對美術類考生而,文化課拿分的關鍵是語文和英語。不僅因為這兩科容易考高分,而且這兩科成績在美術類高校的錄取中往往也有硬性要求。

      &#160;&#160;&#160;&#160;在a畫室的考生中,復讀生占了大多數。這是因為,第一,美術水平不會退步,過一年只可能越來越好;第二,復讀可以多一些時間準備文化課;第三,錄取率很低。即便包含專科在內,全省整個藝術類的錄取率也只有不到40,比普通高考錄取率偏低十幾個百分點,常常是幾萬、幾十萬考生競爭十來個名額。小石也復讀了一年。而像小林這樣復讀了兩年、在第三年轉而學美術的人也不鮮見。對于小雨這樣無經驗的應屆生應當說是個奇跡了。x老師自己就是一個“長期復讀生”,從1997年到2004年,他前后參加了8次美術高考,沒有一次成功。后來終于放棄了高考,專心投身美術高考教育。

      .b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