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or平庸,是一道選擇題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平凡,是在生活中把自己的能力發揮了出來,是實現了自我價值,人盡其能,對個人而這叫平凡;平庸,則是有能力沒發揮,才華盡掩。一個人最大的悲劇莫過于習慣地位卑微,習慣無所作為,習慣不思進取,甘于平庸。
有一次,一個推銷員在紐約街頭推銷氣球。生意稍差時,他就會放出一個氣球。當氣球在空中飄浮時,就有一群新顧客聚攏過來,這時他的生意又會好一陣子。他每次放的氣球都變換顏色,起初是白的,然后是紅的,接著是黃的。過了一會兒,一個黑人小男孩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望著他,并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先生,如果你放的是黑色氣球,會不會上升?”氣球推銷員看了這個小孩一眼,之后,以一種同情、智慧和理解的口吻說:“孩子,氣球它會不會上升,不取決于它的顏色,氣球會上升,那是因為氣球內所裝的氣體!”
恭喜這個孩子,他碰到了一位肯給他的人生指引方向的推銷員。“氣球內所裝的氣體使它們上升”,對人而,道理亦如此,也是我們內在的東西使我們進步和出類拔萃,關鍵在于我們自己內心是否有一股“升騰之氣”。主宰我們命運的神其實是我們自己。
賴斯小的時候,美國的種族歧視還很嚴重,特別是在她生活的伯明翰,黑人地位低下,處處受白人欺壓。賴斯十歲時全家到首都游覽,卻因身份是黑人,不能進入白宮參觀。小賴斯倍感羞辱,凝神遠望白宮良久,然后回身一字一頓地告訴父親:“總有一天,我會成為那房子的主人!”
賴斯的父母很贊賞她的志向,就經常向她灌輸這樣的思想:“改善黑人狀況的最好辦法就是取得非凡的成就,如果你拿出雙倍的勁頭往前沖,或許能趕上白人的一半:如果你愿意付出四倍的辛勞,就得以跟白人并駕齊驅;如果你愿意付出八倍的辛勞,就一定能趕在白人前頭。”
父母的教育給了賴斯極大的鼓勵,她數十年如一日,以超過白人八倍的辛勞發奮學習,積累知識,增長才干。普通美國白人只會講英語,她則除母語外還精通俄語、法語、西班牙語。白人大多只是在一般大學學習,她則考進名校丹佛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普通美國白人26歲可能研究生還沒有讀完,而她26歲時已經是斯坦福大學最年輕的教授,隨后又出任了斯坦福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教務長。普通美國白人大多不會彈鋼琴,可她不僅精于此道,而且還曾獲得美國青少年鋼琴大賽第一名。此外,她還精心學習了網球、花樣滑冰、芭蕾舞、禮儀,白人能做到的她要做到,白人做不到的她也要做到。普通的美國婦女可能只知道遙遠的俄羅斯是一個寒冷的國家,而她卻是美國國內數一數二的俄羅斯武器控制問題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