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能夠使人擺脫困境
幽默的話語,可使人反敗為勝,擺脫困境,贏得他人的尊重。
有一位叫阿芳的姑娘,雖然沒有出眾的容貌和迷人的身材,但為人性情開朗、正直、幽默,許多人在和她交往幾次之后,往往就被她的幽默所吸引,不知不覺地感受到她的魅力。
有一次,阿芳參加同學聚會,和同學們回憶著大學時代的美好生活。不料主人在招呼客人時,一不小心將一盆水打翻,全灑在了阿芳的腳上,把她那雙新皮鞋潑濕了。
主人不知所措,顯得十分尷尬。阿芳卻不慌不忙地說:“一般正常情況是洗腳之前先脫鞋。”一句話,使滿屋的人都笑了起來,難堪的氣氛也一掃而空,大家更加佩服阿芳姑娘。
在社交場合,說話帶些風趣和幽默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和禮儀,也表現出其人格魅力。在生活中,可依靠幽默化解尷尬的情況是非常多的。
某高校一位姓嚴的古漢語教師,學識淵博,治學嚴謹,教學時嚴格訓練,嚴格要求。一日,當他走進課堂,見黑板上赫然寫著“嚴可畏”三字。該老師不慍不怒,只見他停下來,對學生朗聲說道:“真正可畏的是你們!”
學生們一時不知所措。嚴老師接著說:“不是嗎?后生可畏嘛!
為了讓你們這些后生真的可畏,超過我們這些老朽,我這嚴老師怎可名不副實呀!”(掌聲笑聲)。
由“嚴可畏”三字,嚴老師準確地捕捉到學生們因嚴格訓練、嚴格要求而生發的“積怨”與“不滿”。先是冷靜地予以寬容,進而曲解“可畏”二字,
并且一語雙關,含蓄幽默地表達出必須“嚴”的道理以及要繼續“嚴”下去的決心,既寬容有度,又嚴格適中。
一個冬晨,郊區開來的火車到站時又晚了25分鐘,一位常遇見這種情形的旅客問列車長,這次又是什么緣故。列車長說道:“碰到下雪,火車總難免誤點的。”
“可是今天并沒有下雪啊。”旅客說。
“不錯,”列車長說道,“可是,根據天氣預報今天下雪。”
雖然列車長并未回答旅客的問題,相信聽了列車長的話,旅客一定生氣不起來了。這就是幽默的力量之一。
下面這個例子也是用幽默化解別人的指責的“經典之作”:
在美國的一所學校里,一位女教師在課堂上提了個問題:“‘要么給我自由,要么讓我死’,這話是誰說的?”
教室里鴉雀無聲,女教師臉上一片失望。這時,有人用不熟練的英語答道:“1775年,美國國務卿巴特利克·亨利說的。”
“對,同學們,剛才回答的是一位日本同學。你們生長在美國卻回答不出來,而來自遙遠的日本的同學能回答,多么可憐喲!”
這時,從教室的一角突然發出一聲怪叫:“把日本人干掉!”
女教師聽到叫聲,氣得滿臉通紅,大聲問道:“誰!?這話是誰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