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對方傾訴的需要
“先生,你知道現在幾點鐘了?”
“真抱歉,我知道是晚上11點鐘了,但我檢討了一整天,實在想不出自己到底錯在哪里。”
“很好,你現在用心聽我說話了嗎?”電話那頭說。
“非常用心。”他答道。
“可是,今天下午你并沒有用心聽我說話。就在簽字之前,我提到我的兒子即將進入大學,我還跟你說到他的學習成績和理想,可你根本沒有聽!”
對方繼續說道:“當時你在專心聽另一名推銷員說笑話,可能你認為我說的這些與你無關,但是我可不愿意從一個不尊重我的人手里買東西。”
喬從此知道了,用心傾聽對于做任何一件事都是那樣重要。
人人皆對自己的經歷和所做的事情懷著莫大的興趣,人們最高興的也莫過于對他人談論這些事情。但過分地談論這些,會使聽者失去興趣。
比如,有的人做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夢,覺得是親臨其境,其樂無窮,結果逢人便說,不厭其煩。另外,有的人則喜歡喋喋不休地對人說一些自己以前的經歷:上中學時怎樣,上大學時怎樣,剛參加工作時怎樣,后來又怎樣……如此等等。但是你仔細想一想,你有興趣的事情,別人也像你一樣有興趣嗎?那些斷續破碎、稀奇古怪的夢境,除了做夢者本人,別人聽來是非常沉悶的。如果聽者對說話者提到的那些往事、那些人、那些地方一點也不熟悉,一點也不覺有趣,無疑他也不會與說話者產生共鳴。
凡此種種,不外乎證明人們對自己所經歷的事情感興趣,而對與自己毫無關系的事情覺得索然無味。所以,我們在與他人交談時,應把握聽者的這一心理。
每個人都會做夢,他對別人那種無關大局的夢不會感興趣;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經歷,他對別人那種平淡無奇、與己無關的經歷也不會關心。這一事實告訴我們,在與人交談中,盡量少談一些人家不感興趣的事,不要喋喋不休地談論自己的生活、孩子、事業等,除非對方在特殊情形下的確感興趣的時候,否則,還是談別的話題為佳。
同時,既然我們知道每個人最喜歡的是自己熟知的事情,那么在交談中便可以盡量逗引別人去說他自己的事情。這是使對方高興的最好的方法。如果我們充滿了同情和熱忱去聽他津津有味的敘述,一定可給對方較佳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