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時刻,來個小幽默解圍
臺灣學者余光中學貫中西、談鋒甚健。有一次,在臺灣一項文藝大獎中,獲獎者都是黑頭發的晚輩,只有著名學者余光中年屆花甲,白發染霜。相形之下,余光中頗不自在。在致辭中,他風趣地說:“一個人年輕時得獎,應該跟老頭子一同得,表示他已經成名;但年老時得獎,就應該同小伙子一同得,表示他尚未落伍。”話音剛落,滿堂喝彩。花甲老人與年輕人同臺領獎,難免尷尬,然而余光中先是不動聲色地稱贊年輕人功成名就,而后恰到好處地表明自己寶刀未老,從而將機靈的應變能力和非凡的談吐魅力表現得淋漓盡致,尷尬也隨之煙消云散。
英國首相丘吉爾應邀演講到一半,臺下忽然遞來一張寫著“傻瓜”的紙條,丘吉爾心知有人想借此羞辱他,神態自若地說:“人們請教我問題時,經常是寫上問題而忘記寫上自己的名字。剛才有位聽眾送來一張紙條,只在紙上簽下大名,卻忘了寫內容。”說完,微微一笑,又繼續演講。
有時候,我們確實需要以有趣并有效的方式來給人們提供某種關懷,據說有位大法官的鄰居是一位超級音樂迷,他常常把音響的聲音放到最大。一天,聲音大到了這位法官無法休息,他便拿了一把斧子來到鄰居門前說:“我來幫你修修音響。”鄰居見狀嚇了一跳,忙向這位法官道歉,法官說:“該道歉的人是我,你可別到法院去告我呀,你看,我連兇器都帶來了。”說完兩人像朋友似的都笑了。
幽默是展現人格魅力的有效手段,不但能體現一個人的處世能力,還可以擴大人際關系網。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