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受人歡迎的說話態度
相傳,古時候有家父子冬天在集市上賣便壺(俗稱夜壺,舊時男人夜間或病中臥床小便時的用具)。父親在南街賣,兒子在北街賣。沒有多長時間,兒子的地攤兒前就圍了好些人,其中有人說:“這便壺大了些。”兒子聽后,臉上流露出鄙夷和不滿的神態,馬上接過話說道:“大了好哇,裝的尿多!”人們聽了之后,覺得他講話十分不好聽,便紛紛散開了。
而在南街他的父親也遇見了同樣的問題,只見他的父親態度溫和地解釋說:“便壺是大了些,可您仔細想一下,冬天夜長呀!”一些顧客聽了之后,都會意地點了點頭,并痛快地付了錢。
父子倆同在一個集市上做同一種生意,結果兒子的一件沒有售出,父親卻賺了一大筆錢。兒子說話的態度不佳,語粗俗,使人聽了十分不悅,而父親卻是個高明的商人,先贊同了顧客的話(“大是大了些”),以認同的態度與顧客拉近距離,然后又以委婉地辭相勸(“可是冬天夜長呀”),這看似離題的話卻頗有韻味,顯得態度很坦誠,其外之意就是在設身處地地在提醒,顧客不難明白。賣者說的在理,買者樂意購買就是很自然的了。
兒子的一句話砸了生意,而父親的一句話盤活了生意。這不是說明了說話態度的重要性嗎?
與人談話態度如何,一定程度上決定你是否受人歡迎。一個與人和顏悅色交談的人總能打動對方的心。那么,怎樣才是良好的談話態度呢歸納起來有五點:
1.表現出興趣
別人講話時,要注意傾聽。如果你望天望地望別處,或是玩弄著小物件、翻弄報紙書籍等等,別人就會以為你對他的話沒有興趣,會很掃興。
在人多的時候,你還不能只對其中的一兩個你熟悉的人發生興趣,要把注意力分配到所有的人身上;對于那些話說得很少或是精神不太自在的人,你更要特別留神,找機會特別關照他們一下。你的注意、你的關心,對他們是一種尊重和安慰,正好把他們從冷落中挽救出來。
2.表示友善
如果你對別人表現出刻薄的神情,或者你對別人所談的話表示冷淡或鄙視,對方談話的興趣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