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記,這是煙之南村的地。”跟在車最后的縣長快速的回答道。他朝著前方一指道:“王書記,我們再過一里地,就是煙之南村啦!”
再過一里地。就是煙之南,這個村子他何嘗不知道喲!深情的往縣長所指的方向看了兩眼,王子君扭頭上了車。
村莊隱隱約約還在那個地方,可是村里的情景。可能早已是物是人非了!
和王子君記憶中的煙之南相比,自然是不一樣的。廖安茹這些年雖然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演藝事業上,但是也投資了不少實業。其中這煙之南村,就是她投資的一個重點。
綠樹掩映之中的別墅區。碩大齊全的游戲廣場,絲毫找不到當年的蹤跡了。但是村子里那些出來的人,王子君依舊可以叫得出名字。就比如那個村長廖大壯,王子君記得他是自己來村里教學時自己第一批的學生。和廖安茹結婚之后,他可是親熱的喊過自己姐夫呢。
只是如今,早已是物是人非了,盡管這些圍觀的人,他依稀還能叫出名字,但是大多數人,他都已經不認識了。
在廖大壯的眼中,這位王書記實在是平易近人,不但關心村里的基本情況,細細了解自己等人生活以及需求,對自己還充滿了鼓勵。
人家這么重要的領導,竟然拍著我的肩膀讓我好好
干,哎呀,這事整的!不知道電視臺是不是將領導這個動作給拍下來啦,要是拍下來的話,恐怕市里面的領導,以后也要爭著拍俺的肩膀。
心中念頭閃動的廖大壯,看向王書記的目光,也變得越加的親熱崇敬,甚至在他樸素的思想觀念里,甚至有一種將這個大領導留下來吃飯的想法。
“王書記,這是我們村的小池塘,那個現在改造了一下,成了荷花池,現在時令不對,如果您夏天來呢,這里就是一片荷花,這邊是我們村的小學。”看到王書記在村里的荷花池邊停了下來,廖大壯趕忙走過去介紹道。
對于這片池塘,王子君怎么會沒有印象?他記得當年村里的水不夠用,村里的女人都喜歡端著臉盆跑到這里來洗衣服。當年,廖安茹就是在這片池塘邊,給他洗了二十多年的衣服。
好似自己和廖安茹的相遇,也是在這片池塘邊。
“去學校看看吧!”王子君的步子走得很慢,卻很堅定。
學校的位置并沒有什么變化,但是卻已經不是當年自己教學時那片磚瓦房。呈橢圓形的三層教學樓干凈而整潔,用橡膠鋪成的操場,一群孩正在嬉鬧玩耍。
自己當年在市里面的學校參觀過之后,想的不就是在這里建設一所這樣的小學嗎?現在一切都成真啦,可是自己怎么就高興不起來呢?
“王書記,這煙之南小學是我們這里的中心小學,周邊五個村子的學生,都往這里送呢。”小學校長并不是王子君熟悉的人,而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戴眼鏡,給人一副文質彬彬的感覺。
王子君朝著那校長點了點頭,然后隨意的從后門走進了一個正在上課的教室內,坐在了一個空空的凳子上。張齊寶看到王書記竟然進去了,也想要跟著走過去,可是王子君卻朝著他輕輕的擺了擺手。
正在講課的女教師也發現了王子君,她朝著站在門口的眾人看了一眼,在看到張齊寶用繼續的手勢給她示意之后,她就快速的講了起來。
時間在女教師的講課中快速的過去,坐在教師中,聽著這講課聲,王子君的心在慢慢的飛翔。
下課的鈴聲打斷了王子君的思緒,他站起來,笑著和老師握手,并和那些充滿了童稚的孩子笑吟吟的聊了起來。一陣陣的笑聲中,王子君結束了他的學校之行。
雖然學校還是自己當年工作過的學校,可是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啦,感慨之中,王子君就來到了廖安茹家的門前。
位置不錯,住了二十多年,他又怎么會記錯位置,只不過這里和以前相比,同樣是物是人非。
在陪同人員的眼中,王書記是進了一個農家,和農家中的一對老夫婦笑著聊天,一聊就是半個多小時,而在聊天之中,那家正好在包餃子,王書記也進入了包餃子的序列。
就在包餃子的時候,這家人的女兒和外孫也回來了,王書記在主人熱情的留客中,中午吃了一頓餃子,這才面帶笑容的離開了這個農家。
看著父母送別那個人的情景,廖安茹的眼圈有點發紅,他知道這個人為什么會留在這里吃飯,想到他坐在那里和自己一起包餃子的情景,廖安茹就覺得自己心中一陣陣的甜蜜。
要是時間能夠定格在那里,該多好啊!
“安茹,沒想到王書記竟然在咱們家吃了飯!”父親抽著煙,滿臉都是感嘆。母親雖然靜靜的坐在那里,但是神情卻也充滿了歡喜。
嘀嘀嘀......
輕輕地短信聲響起,廖安茹拿起手機看了一眼,就見上面寫著三個字:我走啦!
看著這三個字,想到他專程來的這一趟,廖安茹的心慢慢的被甜蜜所占據。
ps:讀者兄弟們的留我看到了,其實這段時間,小貓和大家一樣,依然沉浸在書記之中,難以自拔,以致于無法構思簽約的新書。后記我會接著寫的,把大家惦記的人和事再交待一下。然后,再從書記里走出來,慢慢的忘掉它......重新調整一下情緒,再來寫新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