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假期結束,京城的生活重新回到了快節奏的軌道上。
劉清明坐在綜合司寬敞明亮的辦公區里,面前的大屁股電腦屏幕亮著,但他卻有些出神。
與蘇家大宅那場算不上愉快的會面,仿佛還在昨天。
老爺子的威壓,大伯蘇金成的算計,還有蘇清璇那強忍著卻終究決堤的淚水。
這一切,都讓他心里憋著一股勁。
他正想著,辦公室的門被推開。
綜合司司長何東旭走了進來,他五十出頭,戴著一副金絲眼鏡,平日里總是帶著溫和的笑意,但今天,他的臉上卻是一片嚴肅。
“丁奇,劉清明,你們倆來我辦公室一下。”
何東旭的聲音不大,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份量。
辦公區里瞬間安靜了一瞬,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無地飄了過來。
丁奇是司里的老資格正處,向來獨來獨往眼高于頂,做事向來四平八穩。
而劉清明,則是剛提拔的副處,是司里最年輕的,也是風頭最勁的新人。
司長同時叫他們兩個,肯定是有大事。
劉清明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上不動聲色,起身跟在丁奇身后,走進了司長辦公室。
何東旭的辦公室里,窗明幾凈。
他沒有讓兩人坐,而是直接從桌上拿起一份裝訂好的文件,遞給了丁奇。
“看看這個。”
丁奇扶了扶眼鏡,接過文件。
封面上,是幾個醒目的黑體字。
《清江省委關于建立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機制的若干建議》。
署名單位是,清江省委辦公廳。
丁奇的動作頓了一下。
他翻開第一頁,只看了幾行,就猛地抬起頭,看向旁邊的劉清明。
他的眼神里帶著一絲驚訝和探究。
“你寫的?”
劉清明湊過去,就著他的手看了看那熟悉的排版和措辭,點了點頭。
“對。丁處,你怎么知道?”
丁奇把文件合上,遞還給何東旭,這才慢悠悠地說:“每個人的行文風格,就像他的指紋一樣,是獨一無二的。我看過的公文,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誰的筆桿子是什么路數,我掃一眼就能看個八九不離十。”
他看著劉清明,帶著幾分欣賞。
“你的風格很特別,大開大合,邏輯鏈條卻又扣得極死,想冒充都冒充不來。”
劉清明臉上露出一絲佩服。
這位丁處,果然是老機關,眼力毒辣。
“司長,這份報告有什么問題嗎?”他轉向何東旭。
何東旭的表情愈發凝重,他沒有回答劉清明的問題,而是反問道:“清明,你當初寫這份報告的時候,是怎么想的?”
這個問題,問得有些沒頭沒腦。
但劉清明立刻意識到,事情不簡單。
這份報告是他還在省委辦的時候,根據吳新蕊的授意,結合自已的一些超前認知,花了很大心血完成的。后來他上調國院,報告就留在了省里。
現在,這份報告居然出現在了國院綜合司司長的辦公桌上。
唯一的可能就是,報告里預的事情,發生了。
“司長,臨海省已經確認了嗎?”
劉清明早就知道結果,但這句話是一定要問的。
何東旭和丁奇的臉上同時閃過一絲詫異。
何東旭點了點頭,沉聲說:“沒錯。南方臨海省,出現了一種未知的新型病毒,傳染性極強。上面派下去的專家組已經初步確認,情況不容樂觀。”
他走到窗邊,看著外面車水馬龍的景象,聲音里透著深深的憂慮。
“臨海是沿海開放大省,流動人口數以千萬計。現在距離春節,只剩下不到一個月,春運馬上就要開始了。”
“一旦大規模的人員返鄉,病毒就會被帶到全國各地。到時候,會是什么樣的局面,不堪設想。”
辦公室里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丁奇的臉上,也沒了剛才的從容,他深知這番話背后的重量。
何東旭轉過身,重新拿起那份報告,在手里拍了拍。
“清江省的這份報告,是清江省委直接遞上來的。措施完備,極有前瞻性,簡直就像是為這次疫情量身定做的一樣。”
他的目光落在劉清明身上。
“所以我想知道,你當時是怎么想到的?這是未卜先知還是科學預判。你的依據是什么?”
劉清明整理了一下思緒,平靜地開口。
“司長,其實原理很簡單,我是借鑒了我們清江省的防洪經驗。”
“防洪?”丁奇有些不解。
“對。”劉清明肯定地回答,“我們清江省地處長江中下游,是全國的防洪堡壘省。每年夏天,從省里到市里,都要進行多次防洪演習,防汛抗洪的意識,已經刻進了每個干部的骨子里。”
“在我看來,這種大規模的疫情,和洪水一樣,都是一種重大災害。它們的共同點是,傳播速度快,破壞力強。”
“防洪的核心是什么?是‘堵’。在洪水泛濫之前,修筑堤壩,把它牢牢地堵在河道里。而不是等它淹了村莊,再去挨家挨戶救人。”
“所以,我把這個思路,用到了防疫上。”
劉清明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在安靜的辦公室里回響。
“把防洪的沙袋和沖鋒舟,換成口罩、防護服和藥品。把巡堤的民兵,換成排查的基層干部和醫護人員。最關鍵的,就是針對病毒的流動性,進行區域性的封堵和隔離。”
“只要能把疫情控制在某一個地區,國家就能集中所有的力量,對這一個地區進行支援。既方便救治,又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他停頓了一下,加重了語氣。
“我之所以敢這么想,敢這么寫,是因為我堅信我們的制度優勢。只有我們,才能做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只有我們,才能做到不計成本、不怕犧牲!”
這番話,擲地有聲。
何東旭和丁奇都聽得有些動容。
他們在這個位置上,聽過太多慷慨激昂的豪壯語。
但沒有哪一次,像今天這樣,被一個年輕人用如此樸素卻又如此深刻的道理所震撼。
他們對照著手里這份厚實詳盡的報告,再聽著劉清明的闡述,才真正理解了這份報告背后的思想深度。
這已經不是一份簡單的公文了。
這是一種戰略思想。
“好。”何東旭重重地點了點頭,“說得好。”
他把文件放到桌上。
“現在,主任交給我們一個任務。以這份報告為基礎,立刻拿出一份針對臨海省的、可操作的防疫應急預案。要快,要細,要能馬上就用。”
“時間緊,任務重。你們兩個,誰來牽頭?”
丁奇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立刻說道:“司長,這份報告是劉清明同志寫的,他對核心思想的理解比我深刻。我建議,由他來主筆,我全力協助。”
這話說得在情在理,卻也讓劉清明有些意外。
按資歷,按級別,這種重要的任務,都應該是丁奇來挑大梁。
他這是主動讓賢。
劉清明連忙說:“不行,司長,丁處。我才來多久,對很多工作流程都不熟悉。還是由丁處牽頭,我來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