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他人時要點到為止
批評是最容易的,因為說的都是別人的錯誤。批評也是最難的,因為讓別人虛心接受錯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生活和工作中,無論是孩子、朋友、下屬還是同事,他們總會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免不了要批評或者規勸他們,但是如果批評的時候說的話不到位不但起不到教育和規勸的目的,反而會適得其反,增加他人的反感。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其中的說話技巧。
1.批評孩子要點到為止
很多父母都不愿意當面稱贊孩子,恐怕會寵壞他。如果我們不是衷心稱贊孩子,只是胡亂稱贊一番,那么就確實有寵壞的可能。很多家長常常說:“疼孩子疼在心里,不要疼在嘴上。”這是怕造成孩子自滿和驕傲的心理,以后他就不再求上進。而事實上合理的稱贊對于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
稱贊如土壤中的肥料、食物中的維他命,可以給孩子很大的鼓勵,使他們雄心勃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父母給孩子的贊揚比任何人的都重要,因為父母是孩子最親切的人,所以一一語都發生很大的作用。稱贊比責罵有效,父母們不妨慷慨地稱贊自己的孩子。稱贊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告訴孩子這是達到了期望中的水準。
當然,為了糾正孩子的錯誤,指導孩子去做應該做的事情,有時批評孩子是必要的,只是要特別小心,在語和態度上都要謹慎,千萬不可用諷刺或嘲笑的語,免得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難堪,使之產生自衛和反抗的心理。批評孩子的時候可以直接指出錯誤的地方,然后提出改正的方法,使孩子明白應該走的路和應該做的事。如果孩子付出了努力,嘗試去改過,就算不能立即生效,做父母的也不必氣餒,可以從旁鼓勵,告訴孩子他的努力不會白費。
另外,批評孩子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時候和地點。隨著長大,孩子越發注重自己的思想和自尊。所以,在大庭廣眾或當著親友面批評孩子實在會讓孩子太難為情了,不論出發點是如何良善,所指出的地方如何合理,在這種情形下孩子也難以接受。
2.批評朋友要點到為止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觀念,對朋友贊美就好了,批評會傷害了感情。而實際上,當你覺得朋友做事不恰當的時候,對他的批評,好朋友是不會見怪的。至少他知道你是善意的。當然,對于朋友的批評還是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能讓人家愿意接受。這就要求我們在和朋友的相處中做一個善于批評的角色。
批評要與贊美相結合。適度的批評之后,對于其優點別忘了加上幾句稱贊的話,才不會損壞彼此的情誼。“以理服人”是對的,但道理有時并不容易被直接接受,甚至會讓對方產生反感,盡管在反感時他內心并不一定認為道理錯了。
善于批評者還要爭取讓對方心服口服,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有時批評者往往認為自己是好心,但如果話中帶有了威脅,效果就難以達到,甚至會給雙方關系造成不良影響。
善于批評者會讓對方感到仿佛不是在批評自己,倒像自己勸說自己,就容易被對方接受。善于批評者語中應避開“你應該”“你必須”之類的詞,多用討論的口氣,避免對方的反感,在任何“強攻”都難奏效時,還不如暫停。
批評的目的是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光是理由充足不行,還要掌握對方的心理特點,對不同性格的人應使用不同的方法,因人而異。
看到朋友有缺點不指正是不真誠,而批評別人不講究方法就真會傷害感情了,只有講究技巧地批評才稱得上真正的好朋友。
3.批評下屬要點到為止
上司對于下屬的批評可能挫傷下屬的自尊,但是若想保證工作質量,批評仍不可避免。有一種做法錯誤至極:問題初始時對他視若無睹,而待某日心血來潮才處處責難。這種首尾不一致的做法,很難令下屬心悅誠服地改過。況且,此時也多半到了忍無可忍、不得不糾正的時候,說話時難免會像連珠炮似的啰嗦沒完,似乎要將滿腔郁積已久的數落之詞一吐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