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小提琴家把琴從肩上拿了下來,并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接著滿臉笑容地走下臺。
這個舉動令所有人都感到詫異,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小提琴家說:“你們知道嗎?這個孩子拉得太好了,我恐怕沒有資格指導他。最起碼在這首曲子上,我的表演將會是一種誤導。”
這時大家都明白了他寬闊的胸襟,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送給學生,更送給這位小提琴家。
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是沒有掌握“承認”的技術,而是喪失了“承認”的心情。為什么會失去“承認”的心情,是因為我們都是熱愛“面子”的族群。“面子”的重要維護力量是“理”,無論如何,你要顯得自己是占理的,而不是虧理的。占理了,就有面子;理虧了,就沒面子。一承認自己沒有達到某種高度,顯得理虧,面子上就會十分難堪。把假話說圓了,把虧心事處理得像沒事一樣,面子就得以保全。故而,做了錯事,一定要像做了正確的事一樣,理屈而詞不窮;心里有鬼,反而要唱歌壯膽,越是理虧的事,越要做出得理不饒人的架勢,以便于消滅“承認”的危險。
當我們不能正確面對面子問題的時候,其實,我們也已經失去了自己想要維護的面子。
有容乃大,當小提琴家能接受學生更優于他的事實之時,在他身上也正體現出令人贊嘆的大師風采。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