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對待員工
原文圣人無恒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子·》)
大意圣人永遠沒有主觀偏見,以百姓的意見為意見。
老子認為,領導者應平等對待下屬,并且要愛護關心下屬。現代企業管理者要想真正留住人才,和員工們在一起時,絕不可以只是上下級關系和工作關系。管理人員要明白只有把員工當作家庭成員對待,與其親切友善地打成一片才能實現成功的管理;而與員工親切友善打成一片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實現平等管理。
員工跳槽帶來的不僅是缺少了人才,而且還會帶走公司的專有技術,甚至轉而為原來的競爭對手工作,這時的損失往往是不可估量的。不過,有一點應十分清楚,無論在哪里工作,即使是那些最愛跳槽的人,也不愿意平白無故地舍棄干得很順心的工作。那么,既然想留住人才,我們又何不去滿足他們的志趣追求呢?
因個人自尊心而產生的要求平等的精神和平等的意識在企業人才管理中是不可忽視的。優秀的企業家和管理人員都十分重視這種平等精神,準確地把握并合理地安排員工,使企業上下齊心,使老板與員工們和諧相處。
不要有偏見,不要另眼相待。這兩點其實是連在一起的,凡是對一些人有偏見的領導,對另一些人則會另眼相待。
有的領導不明白了。“有偏見當然不好,我們對工作努力的同志另眼相待難道也不對?”我們的回答是:另眼相待同樣有害無益。
對于干得出色的下屬當然是應該表揚的,但是,該表揚的時候表揚,該評功的評功,平時還是應該與其他職工一視同仁。這就是說,他靠工作出色贏得了他應該得到的東西,其他方面還是同別人一樣。別人若像他一樣工作,那也能贏得所應該得到的東西。這里強調的是工作,突出的是公平。如果你把一切特權都授予了他,甚至對他做錯的事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那么,你讓別人怎么向他學習?
另眼相待所造成的特殊化,使他和其他人員有了差距和隔膜,別人反而無法也不想向他學習了。人們會因為妒忌、仇恨而消極怠工:“他既然這么得寵,為什么不把所有的工作都給他去做呢?我們忙個什么勁兒!”
所以一定要給下屬一種公平合理的印象,讓他們覺得人人都是平等的,機會也是均等的。這樣,他們才會奮發,才會努力。這樣做,對作出成績的人也有好處,有助于他戒驕戒躁,不斷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