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成功靠的是自己
機遇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抓住了它,便大有作為,錯過了它,便一事無成。因此面對機遇時,要轉動大腦,靈活善斷,將機遇牢牢抓在手中。隨機應變的含義誰都懂,但應用起來都要大費腦筋,需要具有豐富的知識,敏銳的洞察力,正確展望趨勢變化,審時度勢,果斷決策。這是一項綜合素質,需要刻苦修煉,一旦對它運用自如,就能在商場中駕馭風云,使自己處于主動地位,立于不敗之地。
美國人哈默,被人們稱為“萬能博士”,不是因為他知識淵博,而是因為他善于隨機應變,創造機遇,抓住機遇。哈默從小就顯示出極高的經商天賦,他18歲時接管了父親經營的瀕臨破產的制藥廠,進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后,在極短的時間內使其扭虧為盈,他因而名聲大噪。當時,成為全美唯一的百萬富翁大學生。
1921年,哈默獲悉蘇聯正瘟疫流行,饑荒嚴重,便毅然放棄當醫生的機會,趕赴蘇聯做一次人道主義者。他帶領一所流動醫院,包括一輛救護車和大批藥品,歷經千辛萬苦,抵達莫斯科,將帶去的價值10萬美元的醫療設備無償贈與蘇聯人民。
正是由于這次考察,使他的財商天賦得到了閃現,使他從人道主義者變為往來東西方的商人。他來烏拉爾山地區時,看到餓殍遍野,然而,白金、綠寶石等稀有珍寶卻遍地都是,各種礦產和毛皮更是應有盡有。用這些珍貴的東西去換取美國非常便宜的糧食,其不是大有價值。善于經商的哈默靈感突現,他馬上向當地的蘇維埃政府提出了這條建議,愿意以賒銷的方式提供給蘇聯價值100萬美元的小麥。
消息傳到莫斯科,哈默的膽識獲得列寧的賞識,列寧果斷地改變了過去對待西方國家的貿易態度,說服并頂住了當時黨內“左”傾思潮,很快發出指示讓外貿部門確認這筆貿易。哈默立即打電報給他在美國的哥哥哈里,帶來100萬美元小麥,并從蘇聯拉走了價值100萬美元的毛皮和1噸西方早已絕跡的上等魚子醬。糧食解決了蘇聯的饑荒,哈默也因此獲得了巨額利潤,從此開了蘇聯對美國開放的先河。此后,他就在蘇聯搞起經營,并導演了幾次絕妙的好戲,大發其財。
1929年,蘇聯實行企業國有化,取消租讓制。哈默的企業為政府收購。哈默只好離開蘇聯回到美國。
回到紐約后,正趕上30年代美國經濟蕭條,因而事業發展很不順利。但是哈默總能隨機應變地搞經營。正像他自己所說:“我并不常常回憶過去的好事,而總想著現在和將來要干些什么。”正是因為他能立足現實考慮長遠,才能不斷抓住機遇,創造機會。這一回,他又靈機一動,將他在蘇聯收購的古董和藝術品拿到各大商場展覽。在對路易斯一家公司展銷的第一個星期,展廳平均每天接待2000人,售價高達幾十萬美元。
接著,哈默又在全美各大城市舉辦了23次展銷,他的藝術品買賣令人眼花繚亂,而又刻不容緩,掀起一次又一次藝術品拍賣的高潮。他又先后在紐約和洛杉磯辦起藝術館,一面展覽一面從事文物交易。由于這些藝術品非常名貴,他的藝術館轟動一時,這樣,在短短的三年間,哈默又成了一個成功的古董商。他還專門撰寫了一本書,題為《羅曼諾夫王朝珍寶尋覓記》,因而成了杰出的文物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