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之前,先要立己
沒有人喜歡和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做朋友,也從來不會有人喜歡和一個不守信用的人來做生意。
李嘉誠的良好聲譽和穩健作風,成為國際著名公司的合作對象。他總是能夠洞燭先機,利用各種機會與客戶建立長期的互惠關系,而不向短期暴利著眼。李嘉誠除了與客戶建立平等互利的商業關系外,還十分重視與客戶保持真摯友善的個人關系,從而使雙方獲得深切的了解和緊密的合作。
幾年前,李嘉誠決定把他所持有的香港電燈集團公司股份的10%在倫敦以私人方式出售。在計劃進行的過程中,港燈即將宣布獲得豐厚利潤的消息。因此他的得力助手馬世民馬上建議他暫緩出售,以便賣個好價錢,可是,李嘉誠卻堅持按照原定計劃進行,李嘉誠很認真地說:“還是留些好處給購家吧!將來再有配售時將會較為順利。而且,賺多一點錢并非難事,但要保持良好的信譽才是至關重要和不容易的。”
對于這一點,《遠東經濟評論》的評論家曾經非常精辟地說:
“有三樣東西對長江實業至關重要,它們是名聲、名聲、名聲。”
在加拿大投資赫斯基石油之后,李嘉誠的名字在加拿大已家喻戶曉,一些與李嘉誠合作的香港乃至國際上的大財團首腦都高興地說:“我們都很信賴李嘉誠,李嘉誠往哪里投資,我們就往哪里投資。”
一般常理,公司員工總是對老板感恩戴德,認為是老板給了他們飯碗。但李嘉誠卻不這么看,他指出,是員工養活公司。
商人皆為利來,只要賺錢。商人不是慈善家,工廠沒有效益,關閉是無可厚非的。都說商場是無情的。李嘉誠卻化無情為有情,上演一幕幕動人的人情戲。李嘉誠“是員工養活老板、養活公司”的觀念給予我們教益,也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