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李嘉誠最有價值的投資策略 > 5.重情義的“江湖規則”

      5.重情義的“江湖規則”

      正如一場暴風雨一樣,這次股災來得猛,去得也快。等到1988年3月底,沉入谷底的恒指開始回攀。銀行調低貸款利率,地產市況漸旺,股市也逐漸開始轉旺。

      一直善于等待時機、捕捉機會的李嘉誠,這次為什么沒有借大股災中置地撲火自救、焦頭爛額之際趁火打劫呢須知股災中置地股價跌到6.65港元的最低點,即使以雙倍的價格收購,也不過13港元多,仍遠低于李嘉誠在股災前提出的17港元的開價。

      原來,收購及合并條例中有規定,收購方重提收購價時都不能低于收購方在6個月內購入被收購方公司股票的價值。10月份的股災前,華資大戶所吸納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過10港元的。這就是說,假設以往的平均收購價是10港元,現在重提的收購價,就不得低于10港元的水平,而6個月后,將不再受這一限制。

      4月中旬,股災發生后已過了整6個月。此時,置地股從最低點回升后,仍在8港元的水平上徘徊,仍低于股災前的水平,依然對收購方有利,但李嘉誠為首的華資財團仍然沒有動手。

      這次收購雖然最終沒能成功,但是李嘉誠的這種生意場上只有對手,沒有敵人的做法卻值得稱道。因為投資不可以意氣用事,關鍵時刻,幫助別人就等于幫助自己,在一般情況下,這也許是真正投資家的做法。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李嘉誠退出收購,“百億救市而又退出”反而是一種勝利。

      世界上任何角色都很難做得純粹,做生意,尤其是像李嘉誠那樣做大生意就更難。因為他的投資是一種動輒千百萬元的事,一旦失利,就會造成重大損失。然而,李嘉誠做到了這一點。也許,這正是他在商場爭戰中屢戰屢勝、被譽為“超人”的根本原因。

      [投資金律]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買賣不成,仁義在。李嘉誠的格是:“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對人誠懇,做事負責,多結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淡泊明志,隨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確實是這樣,生活中可能因為利益分配不均,而兵戎相見;或為爭一筆生意,而搞得兩敗俱傷,這樣的例子很多。然而,說不定今天刀兵相見的兩位,明天就又會因為利益共沾,化干戈為玉帛,攜起手來成為好友。

      s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