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是一個感性的人,個人的情緒經常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所以他的繪畫生涯經歷了多次轉變。畢加索20歲的時候,他的朋友卡薩吉瑪斯因失戀而自殺,這件事對他的打擊非常大,心中充滿著悲痛和憂郁,所以他所創作的作品也進入了藍色調創作期。三年后,他邂逅了美麗的少女奧立維,兩人墜入了甜蜜的愛河,而愛情的甜蜜使畢加索心情開朗起來,生活也充滿了陽光,所以他所創作的作品也出現了亮麗、鮮艷的色彩。
后來,畢加索的創作風格又經歷了幾次轉變,直到1912年,他與奧立維分手,生活就此陷入了低谷。后來,他的幾位老師、兩位朋友先后因為戰爭或是疾病而離開人世,這讓畢加索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心情跌入憂傷的低谷,難以找到創作的靈感,創作由此進入了瓶頸期。
一位朋友得知畢加索的情形后,給他寫了一封信:藝術家比普通人更容易受到感情的影響,所以大部分藝術家都是喜怒無常的人。然而,畢加索并沒有在意朋友的話,也沒有意識到外界因素對于藝術創作的影響。
有一天,他帶著新創作的《海邊奔跑的兩個女人》去見雕塑大師馬蒂斯。看完這幅畫,馬蒂斯鄭重地盯著畢加索,然后真誠地說道:“一個藝術家不僅需要感性,還需要理性。你的畫作過分渲染了個人色彩。很早之前我就說過,藝術需要外張,也需要內斂。這些年,你經歷了很多變故,愛人離去、親友離世,雖然這些事情過去很久了,但是你的情緒還系在他們身上。這些事情都不是你能改變的,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你自己。”
馬蒂斯的話對畢加索觸動很大,使他深刻反省了以往的生活和創作。從此,畢加索打開了自己的心靈,以一位藝術家的眼光去看待整個社會和人生,使自己的創作融入現實生活又跳出現實的格局。后來,畢加索終于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現代派畫家,而且由于心態的改變,畢加索不再因外界變化而使自己的心情和心態受到影響。后來,他一直活到93歲,才安然離世。
外界的變化往往會使我們失去平衡,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或是因為親人的離去而悲傷憂郁,或是因為生活環境的惡化而沮喪抱怨,然而,盡管我們悲傷沮喪,事實也不會因此而改變。其實,我們改變不了外界環境,卻可以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態和處世觀念,這樣一來,世界也許會因我們的改變而變得越來越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