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得再好,也沒有從不受傷的人
小時候我們摔過許多跟頭,所以有了孩子之后,總是“亦步亦趨”地跟在孩子身后,唯恐他們摔傷了自己;年輕時我們犯過很多錯誤,所以總是叮囑孩子不要做這不要做那,以避免他們重蹈自己的覆轍;現在我們也許獲得了一些成功,所以總是強迫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以便讓他們獲得更大的成功。
然而,所有的事情都適得其反,我們越是想要保護孩子,他們就越是想要掙脫我們的懷抱。他們寧愿一個人踉踉蹌蹌地行走,也要推開我們保護的手臂。果不其然,孩子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于是我們便抱怨:“如果不是非要自己走,怎么會摔得這么疼?”
我們越是想要阻止孩子做這做那,想要強制他們走自己走過的路,他們越是逆著我們的心意,甚至有些滋生逆反心理的孩子故意與我們對著干。果不其然,他們犯了很多錯誤,走了很多冤枉路才獲得成功,甚至有些孩子一敗涂地。于是,我們便氣憤甚至有些幸災樂禍地說:“哼,誰讓你不聽我的勸告,非要自作主張。”
可是,仔細想想,這些跌倒和失敗不正是成長時必須經歷的過程嗎?曾經的我們不也是急于擺脫父母的保護,急于走屬于自己的道路嗎?雖然我們也經歷了無數的摔倒、失敗,但是最終磨煉了自己的意志、增加了自己的閱歷,從而獲得了現在的成功。父母都有疼愛孩子之心,生怕孩子受傷,于是經常小心翼翼地叮囑孩子不要玩刀子、不要爬高,甚至在吃魚的時候會將魚刺為他們剔除。但是,我們將孩子保護得再好,他們終究也有離開我們獨自闖蕩的一天,摔倒和失敗就難以避免。
歲月無情,彈指間,我們的身軀不再挺拔,雙鬢已現白發,而曾經在我們的寵愛和保護下,從來沒有受到任何傷害的孩子則必須離開我們筑就的避風港,獨自去面對外面的風霜雪雨,不得不經歷生活的痛苦和磨難。然而,這些都是他們必須面對的,這就是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這就是生活的真諦。
其實,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必然會經歷或多或少的不幸和挫折,雖然它會使我們傷痕累累,會讓我們痛苦不已,但正是這些傷痕和痛苦讓我們真正成長,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我們常說,成長是一件傷筋動骨的事情,我們總是在傷痛中獲得成熟,因為沒有傷痛就不能有所領悟,沒有領悟又何談成熟?
在英國薩倫港的國家船舶博物館里收藏著一艘特別的船,是英國勞埃德保險公司從荷蘭買回來的,它之所以被收藏在博物館中,是因為它有著令人不可思議的經歷。這艘船自從1894年下水,曾138次遭遇冰山,13次起火,207次被風暴扭斷桅桿。雖然船身已經傷痕累累,卻從來沒有沉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