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母親文化”
從少女時代起,王開敏就喜歡將“母親”的話題放在“文化”的平臺上進行討論。因為,她感覺到,母親在家庭生活以及整個人類社會中都是如此重要。而且,當她成為一名母親以后,也在身體力行地實踐著“母親文化”,并將“母親文化”的理念不斷梳理使之系統化。
王開敏說:“一般說來,在一個國家中,婦女的地位可以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這個國家母親的素質,就是這個民族人口素質的基礎,是實踐素質教育的關鍵。”
她認為,在我們傳統的觀念中,母親的意義和作用偏重于生物學的涵義,很多時候把女性看做是繁衍人類,使之生生不息的載體,而忽視了其社會及文化層面的涵義,這是對婦女的一種不公平的對待。
但是,現在不少婦女又產生新的誤區,她們開始計劃人生并為事業奮斗,教育孩子與自己從事的事業相比,事業成為體現自身價值的頭等大事,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王開敏提出,教育孩子同母親自身價值的實現不僅不矛盾,相反,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王開敏在育子的過程中,不僅欣慰地看著兒子健康地成長,全面地成才,還通過自身的育子實踐,不斷反思不斷總結,并提出了“母親文化”這一概念。她在她的“母親文化”中提到,女人能夠得到好的教育影響的是幾代人,而男人能否有好的的教育影響的只是他自己。女人只有把握好自己,自己和家庭才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