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最好的教育
茅盾的母親陳愛珠在家鄉有“女丈夫”之稱,茅盾能在青少年時代就走上積極的人生道路,并進而成為一代文化巨匠,成就一番事業,與其母親的教育和愛護是分不開的。
茅盾曾無比自豪地宣稱:“我的經常獲獎,讓茅盾在立志小學出了名。
茅盾10歲那年,父親不幸病逝,那時,弟弟6歲。茅盾的母親便獨自擔負起撫育兩個兒子的重任。
對茅盾小學畢業后的升學問題,母親陳愛珠頗費思量。因為,就當時的家境和親友的愿望,想讓茅盾上師范。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不花食宿費,還能發服裝,畢業后立即可以就業。
但是,母親陳愛珠覺得,這樣做錢是節省了,但是有悖于丈夫遺囑。茅盾的父親曾有遺囑,讓茅盾兄弟倆念工科,學實業。
不僅如此,母親認為,如果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做出讓孩子讀師范的決定,一定會限制茅盾將來的發展。于是,茅盾母親頂著來自家庭的巨大壓力,毅然把茅盾送到湖州去念中學,中學畢業后,又讓茅盾去了最高學府——北京大學深造,使茅盾受到了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