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條,真正戳中了榮城最痛苦的傷疤,也給予了最溫暖的承諾。
每宣布一條,臺下百姓眼中的光芒便更亮一分。
希望,如同溫暖的陽光,徹底驅散了籠罩在榮城上空多年的陰霾。
趙青和賀亦心對視一眼,重重頷首,眼中充滿了使命感。
榮城,這座被黑暗與痛苦浸泡得太久的城池,終于迎來了真正的新生之光。
而在這艱難的重建伊始,軍城的領導人們所展現出的仁愛,以及對于弱勢群體的關懷,使得女性的力量成為了引領這座城池走向復蘇的核心。
公審堂前,控訴田黨罪行的百姓絡繹不絕,壓抑多年的冤屈得以伸張。
婦孺安撫會內,趙青和賀亦心帶領著一群心細的女子,正耐心安撫著那些從陰影中走出的受害女子。
城主府內,謝云景、沈桃桃與宋清遠卻無暇享受這初步的安寧。
他們埋首于堆積如山的卷宗之中,處理著千頭萬緒的政務。
清算田黨資產,安撫降軍,選拔官吏,恢復商貿,加固城防……每一件事都關乎榮城的未來,不容絲毫懈怠。
燭火常常亮至深夜。
這日午后,天色有些陰沉,綿綿細雨無聲地滋潤著飽經創傷的土地。
宋清遠處理完一批文書,揉了揉眉心,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細雨中的榮城,眼神深邃。
他似乎在等待著什么。
片刻后,書房門被輕輕叩響。張小弓閃身而入,神色凝重,低聲道:“先生,人到了。”
宋清遠眼中精光一閃,微微頷首:“按計劃,引至‘聽雨閣’,沿途務必確保絕對隱秘。”
“是!”張小弓領命,無聲退下。
宋清遠轉身,對正在商議軍務的謝云景和沈桃桃沉聲道:“云景,桃桃,有客至,隨我來。”
謝云景與沈桃桃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一絲疑惑。
能讓宋清遠如此鄭重其事,絕非尋常之事。
兩人沒有多問,起身跟隨宋清遠,穿過幾重守衛森嚴的回廊,來到府邸后院一處極為僻靜的獨立小院聽雨閣。
此處竹林掩映,細雨敲打著芭蕉,發出沙沙的輕響,環境清幽,隔絕了前院的喧囂,也仿佛隔絕了外界的窺探。
閣內陳設簡單,一桌數椅,一盞昏黃的油燈搖曳。
張小弓弓如同門神般守在門外,眼神銳利地掃視著四周。
宋清遠推開房門,三人步入其中。
只見室內背對著門口,靜靜佇立著一位身披寬大黑色斗篷的身影。
身影嬌小,似乎有些緊張,肩膀微微繃緊。
聽到腳步聲,那身影緩緩轉過身來。
她似乎猶豫了一下,然后抬起纖細的手,輕輕摘下了遮住頭臉的兜帽。
一張清麗絕倫的年輕面龐,暴露在昏黃的燈光下。她的鼻梁高挺,睫毛長而卷翹,一雙眸子大而深邃,如同蘊藏著星海的夜空。
然而,這雙本該明媚動人的眼眸,此刻卻盛滿了與她年齡極不相符的憂慮。
她看起來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眉宇間卻鎖著千鈞重擔。
她的衣著看似樸素,是一身不起眼的深灰色布裙,但細看之下,裙擺和袖口卻用極細的銀線繡著某種繁復而古老的波浪紋樣,針腳細膩非凡。
發間簪著一枚樣式古樸的白玉簪,玉質溫潤,隱隱有流光轉動,絕非俗物。
這一切都無聲地彰顯著她不凡的出身與尊貴的地位。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