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覺得奇怪:田產、珠寶,都是糞土不如的臟東西,我們都棄之不要,這人卻寶貝似的撿回來,可見這人真是愚蠢之極。城里有如此愚人,是大家共同的恥辱,應把他趕走。
于是,城里人攜帶棍棒,圍著聰明人的住宅,身高力大的沖進屋里去,將他綁了出來,城里人歷數聰明人愚蠢的事例,欲將他趕出城外。
聰明人嘆道:我本想使眾人愚蠢,沒想到眾人反將我看成愚蠢之人,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天下沒有比我更愚蠢的人了,還有何臉面待在這個世界上呢?聰明人投河而亡。
有些自以為聰明的人,專以算計別人為能事。結果總是會算計到自己頭上。一個事事精明的人,不會有幾個朋友。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耍小聰明。所以過分地玩弄心計、過分賣弄自己聰明的人,反而被聰明誤,引火燒身,招災引禍。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出自《三國演義》,諷喻那些設計整人整不到,反而貼了老本的人。
周瑜是安徽廬江人,與孫權的哥哥孫策同年,交情甚密,結為昆仲。周瑜儀表堂堂,資質風流,儀容秀麗,才學也無人可比。在曹操屯兵百萬虎視長江沿岸的形勢下,東吳議降者甚眾,軍心渙散,如非力排眾議主張抗敵的周公瑾,東吳早歸屬曹操了。但他耍小聰明想用美人計囚禁劉備來換取荊州,卻成了千古笑料。
劉備沒了甘夫人,周瑜知道了這個消息,心生一計,要孫權的妹妹嫁與劉備,讓劉備來入贅,然后把劉備囚禁,卻使人去討荊州換劉備,等討得荊州,再放劉備。不想諸葛亮聽到消息,猜定是周瑜的計謀,遂讓劉備應允,并讓趙子龍保護劉備,臨行前授予三個錦囊,內藏三條妙計。東吳那邊,孫權之母聽得消息,見了劉備一表人才,卻真心實意要把女兒許配與他。周瑜和孫權不想此事弄假成真,又不敢公開囚禁和殺害劉備。劉備勸說娘子去荊州,娘子應允,于是,商定去江邊祭祖,乘機逃離東吳。周瑜派兵追趕,卻被娘子擋了回去。正當周瑜準備孤注一擲時,卻見諸葛亮早在岸邊等候,劉備等已登了船,往荊州而去。岸上亂箭射來,卻是去得遠了。劉備的兵望著急急追來的吳兵,大叫:“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自恃勝券在握,不想遇到了諸葛亮。這“賠了夫人又折兵”,實際上正是周瑜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結果。俗語說“偷雞不成反蝕把米”,也正是說明耍小聰明不但得不到預期結果,還要做賠本生意,落人恥笑。
其實,聰明是一筆財富,關鍵在于怎么使用。財富可以使人過得很好,也可能毀掉人。真正聰明的人會使用自己的聰明,他們平時深藏不露,不到火候不輕易使用,貌似渾厚,不讓別人眼紅。耍小聰明往往是招災引禍的根源。
喜歡算計人的小人,無不以為自己聰明、妙算,但因為用心險惡,都維持不了長久。既要整人,又不便明,這就注定了敗局。設的計見不得人,是奸計;奸計不得人心,天人共憤,自己雖精心謀劃,卻未免心虛。有一絲透露,就心驚肉跳。且再秘密的事,也沒有不透風的墻,別人一旦知道了,也就“夫人”賠了,“兵”也折了。一個時時處處事事顯露精明的人,不會取得別人的信任、同情、愛護、栽培,因此不會取得真正的成功。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