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賑?”
楚雄嘴里重復著方陽的話,目光之中閃爍著精光。
好似有一道神秘大門正在為他打開。
滿朝文武,皆是皺眉沉思,這個詞匯對他們來說,有些新穎。
良久之后。
丞相趙相如才滿是好奇地看向方陽。
開口問道:“何為以工代賑,又當如何進行?”
方陽微微一笑,隨后不疾不徐的解釋道:“大災年間,百姓田地沒了收成,而且這些最底層的百姓也沒有其他收入,便造成了沒有銀子可用。”
“沒有銀子可用,那么他們就買不起糧食,因此,此時的他們也就只剩下了自己的勞動力。”
“而此時的他們勞動力也是最廉價的,而臣所提出的翻修縣衙、道路和碼頭,并不是讓百姓服徭役,而是有償勞動。”
“此時,這些百姓的勞動力是極為廉價的,往常數十文一天的勞動力,此時十文或者更低的價格,便能聘用他們一天。”
“屆時,衙門聯合地方富商出資聘請流民做工,他們只需要極少的銀錢加上一頓飯,便能讓百姓為他們效勞,同時還能收獲的感恩。”
“這對于一心想要名聲的富商來說,也能達到他們的目的,讓人稱其為善人。”
“因此,百姓可以獲得銀錢,有份工作,穩定浮躁的內心,富商又能出很少的錢,便能為當地甚至是為自己修繕道路園林,衙門又能解決流民之事,完成賑災。”
“同時還能降糧價穩定,達到百姓穩定,富商得名,衙門賑災的四贏局面。”
隨著方陽的話。
趙相如滿臉動容之色,忍不住夸贊道:“好一個以工代賑,此法當為賑災最好之法!”
崔皓也是滿臉震驚。
原本,他以為自己已經很厲害。
依靠自己的才學,家世,輕易便將一百文的糧食壓到了七十文。
但是現在聽方陽如此一說。
只覺得自己竟是猶如井中之蛙,坐井望天。
楚雄也是眉頭微皺。
方陽這一番話,直接給他帶來一個嶄新的思路。
也讓他明白,原來,朝廷賑災,從來都不是只有一條路。
竟是還能這么玩。
以工代賑!
在百姓遇到天災之后,為了生存,朝廷只需要很廉價的價格,便能讓他們出賣自己的勞動力。
屆時,不管是修路還是架橋,不管是修河還是拓江,只要給錢,那邊有用之不盡的勞力。
同時還能讓這些百姓對朝廷感恩戴德。
此法雖然看似對百姓殘忍,但卻是一個上好的救民之策。
于是,楚雄看向方陽的眼神,也越發的滿意。
心中更是感慨:‘又能掙錢,又能賑災,這方景升當真是生了個好兒子啊。’
一旁的謝林見眾人都不說話。
于是便道:“方陽,你說得好聽,什么以工代賑,但你以極低的價格讓百姓付出勞動,打著賑災的幌子,用來魚肉百姓,當真是可恥!”
聞。
不少官員的目光便再次匯聚在方陽身上。
臉上皆是深以為然的表情。
若不是在大殿之上,崔皓已經是要扶額搖頭了。
這謝林,著實太蠢笨了些。
這不是上趕著給方陽搭梯子,讓他出風頭嗎。
果然。
方陽看著一本正經,大義凜然的謝林。
滿是嘲諷地說道:“永平候若是不懂民生,大可以閉嘴,問出這樣低能的話語,只會貽笑大方。”
謝林聞,頓時大怒。
高聲喝道:“敗家子!你找死不是!”
本就上過戰場的謝林,此刻這個人氣息就漲了起來。
那態勢頗是駭人。
方陽微微皺眉。
一旁的程金見此。
直接一步擋在方陽前方。
語氣冰冷地道:“老匹夫!還要不要點臉了,趁著成國公不在家,就想欺負人家小子是不是!”
謝林憤恨的瞪了方陽一眼。
隨后冷哼一聲直接回了隊伍。
他可以欺負方陽,也可以欺負已經今非昔比的成國公府。
但是面對程金,他還真不該。
畢竟無論是程金的爵位還是官位,都要比他的高。
而方陽對這一幕,則是全然不在意。
只是冷冷看向謝林。
再次開口道:“永平候只說低廉的價格是魚肉百姓,那本官請問永平候,若是讓災民翻修縣衙、道路,全部按照市場價支付。”
“如此的工錢,那些士紳、富商憑什么還要用這些流民?”
謝林面色一僵。
但還是扭頭看向一方。
因為他知道,方陽說的沒錯。
若是一樣是正常價格,誰還會去請這些災民。
而且同等價格,為什么不去找有經驗的人過來。
因此,自己說的根本就不顯示。
指望這些士紳商人體恤百姓,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
楚雄則是嘴角笑意越發濃郁。
他發現,這個方陽,真是越來越讓人喜歡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