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此次宴會的大多是人精。
    怎么會看不懂皇帝此舉的用意?
    林棠棠雖然被封賞的郡主,但離開東宮,以后再入東宮便難了。
    在東宮,她可能成為太子妃,今后太子登基,她就是皇后;
    但是,做郡主,便永遠只能是郡主。
    畢竟,像橫山一戰立大功的機會,并不多。
    一時之間,眾人面上表情各異;
    有的人,欣賞林棠棠,便覺得皇帝此舉是刻意刁難;
    有的人,看不慣林棠棠,心中為皇帝的做法,暗暗叫好。
    他們覺得,皇帝此舉對于林棠棠而,是明升暗降。
    果然姜還是老的辣。
    秦墨安讓林棠棠以東宮青使的名義留在東宮,皇帝以祖制不容的名義,讓林棠棠離去。
    “父皇!您明明知道他們兩人在乎的不是爵位封賞……”
    長公主那句,“他們在乎的是兩人的情意”,還未能說出口。
    皇后出聲打斷了,“長公主此差矣。立了軍功,自當封賞,封王封爵是陛下的恩賜,是天恩,是多少將士夢寐以求的事情,怎么,從你嘴里出來,便這么不在乎了?
    你作為陛下的嫡長女,應該知曉陛下犒勞將士的心情,應該夸贊一句‘賞罰分明’才是。”
    此話一出,一些黨羽紛紛附和。
    “自開朝以來,一共封了不到五位異姓郡主,皇帝陛下這是看重林棠棠。”
    “就是,林棠棠應該謝恩才是。”
    “皇后娘娘所非虛。”
    ……
    林棠棠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對皇帝皇后越發無感。
    皇帝算計,皇后虛偽,兩人不愧是夫妻。
    太子殿下夾在這兩人中七年,是不是每一次意見與他們向左之時,他們便一唱一和,讓太子遵從他們的意愿行事呢?
    想到此,林棠棠看向太子的目光中,便多了一絲同情與理解。
    太子這么多年,著實不易。
    秦墨安眼中也染上了一抹陰霾。
    他很少跟皇帝說想要什么,唯一想要的便是阿棠。
    可現在已經是三次了,皇帝阻擾此事。
    第一次讓他阿棠入東宮,皇帝派了四個女官尾隨其后;
    第二次他在城門口以軍功求娶阿棠,被皇帝當眾駁回,之后,皇帝又默許皇后在旁煽風點火。
    皇帝是何許聰明的人,怎么會看不出王芷容說的是真的,怎么會看不出皇后想借著王芷容離間自己與阿棠的關系?
    他不徹查崔氏,便是在縱容他們,縱容皇后的行為;
    第三次,便是現在。
    皇帝借著封賞之名,想要阿棠離開自己。
    皇帝不就是擔心,自己一旦與阿棠成婚,北境八萬北威軍便會成為自己的后盾嗎?
    可成為后盾又如何?
    哪個皇子沒有一點依靠?
    此前,二皇子還曾掌管兵部,也并未見皇帝說什么?
    七年前,母后去世,皇帝立新后,他覺得皇帝薄情,從而對皇帝有所疏離;
    七年后,皇帝一而再地阻攔自己娶喜歡女子,他覺得皇帝不止是薄情,還弄權,只顧自己,對自己從未有過真正的信任。
    天家無父子,在今日這場宮宴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畢竟,哪個父親不希望兒子與心儀的女子白首偕老呢?